「本文来源:泉州晚报」
搬出棚户区,实现“安居梦”。记者从泉州市住建局获悉,年以来,泉州市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共实施各类棚户区改造项目95个、套(户)。“十三五”期间,14.8万户居民从棚户区搬出,住进新房,城市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搬出棚户区,住上新楼房”,是所有蜗居在棚户区的群众多年来的梦想。面对群众的殷切期盼,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泉州市精准发力、注重实效,统筹推进项目建设。在项目谋划上,根据国家和省棚改计划部署,结合泉州市实际和财政承受能力,合理编制—年棚改三年计划,统筹推进全市棚户区改造。在项目运作上,坚持“八个统筹”,即统筹推进项目策划、规划设计、手续报批、征地拆迁、招商选资、安置建设、公共配套、文化保护,节省改造成本、提升改造效率。在功能提升上,注重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升项目周边区域的承载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为居民群众提供更便捷的公共服务。
除了棚户区改造之外,以满足各类人群多样化住房需求为目标,“十三五”以来,泉州市着力加强制度设计,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先后出台多份政策文件,对各类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申请、审核、轮候、分配、退出等各个环节进行了规范,并打破户籍限制,规定在本地居住或缴交社保一定年限的常住人口可申请保障性住房,住房保障基本公共服务覆盖至城镇常住人口,保障方式由实物保障为主转向实物保障和货币保障并举,住房保障体系日趋完善。
“‘十四五’期间,泉州市将继续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严格把握棚户区改造范围和标准,统筹有序推进全市棚户区改造,重点改造老城区内脏乱差的棚户区和国有工矿区、林区棚户区,进一步改善民生。同时,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推动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以满足保障对象多元化、多样化、差异化的居住需求,促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泉州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党员看变化——
泉州市西郊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万代雄:“安顿的不只是房子,更是人心”
建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西郊小区,大部分房屋为石结构建筑,安全隐患多、环境脏乱差,每逢下雨,内涝严重,群众改造意愿迫切。年,市委、市政府将西郊片区改造项目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启动了项目前期征收摸底工作。
“当时,摸底工作做得很细。鲤城区、丰泽区分别成立了项目征迁指挥部进行入户调查,还多次召开群众代表听证会,详细了解群众的需求,不断细化优化建筑设计方案,共有5种户型,满足16种不同面积段的回购需求。”作为项目的亲历者、推动者,泉州市西郊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万代雄记忆犹新。
年4月,该项目启动征迁。“这个项目涉及到近户被征迁户,群众对项目的支持,让我们非常感动。”万代雄说,指挥部设立了便民窗口,专门成立一支青年突击队,为前来咨询的群众释疑解惑,解读征迁政策,并就群众反馈的意见建议多次开会沟通协商。“润物无声”的贴心举措,赢得了征迁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有的老阿姨来咨询时,特地给我们年轻的工作人员带吃的、送水,我们还获评了当年的省级‘青年文明号’。”万代雄说。
棚户区安置,安顿的不只是房子,更是人心。考虑到征迁群众的家园情怀,西郊棚改项目率先实施安置型商品房建设模式,通过公开对外“招、拍、挂”,由房地产开发商进行开发建设,建成后由市本级财政出资回购16.01万平方米商品房用于安置棚改征迁户,平均每户还有20平方米以内面积可按优惠价格扩购,基本可以满足征迁群众的需求。“回购商品房将于今年10月前主体封顶,安置选房方案也经过多轮讨论,目前基本成熟。”万代雄说。
丰泽区华大街道华城小区党员王景琰:“新家园,我们都是主人翁”
走进华城小区,绿树成荫、环境整洁,下楼活动的老人和孩子们或在健身器材区域运动,或坐在树下的长椅上纳凉,脸上表情安适、笑容舒展。
作为丰泽区棚改项目的征迁安置对象,党员王景琰就住在这个小区里。“我们是年分房选房后搬进小区的,两三年内房子的产权证也基本都办出来了。当时征迁办把图纸、佐证资料都帮我们整理好了,所以办手续都挺顺利的。华城小区1—7号楼安置的是原来前林村的居民,8—10号楼安置的是原来华大东区的居民。其中,1、2号楼以小户型为主,单身公寓或者两房比较多。”热心小区事务的王景琰,对小区情况如数家珍。
“相比征迁安置前脏乱差的环境,现在的居住条件好多啦!”王景琰说,小区里有年投用的丰泽区华大实验幼儿园,接送方便,小学可以通过摇号到附近的泉州市第八中心小学,或者稍远一些的海滨实验小学就读,门口就是丰泽区图书馆和华大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人小孩有个头疼脑热的小毛病,也可以就近问诊。
统一的物业管理、完善的周边公共服务配套,让居民们非常满意。王景琰说,棚户区改造,不仅给大家带来了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也让我们意识到,新家园,人人都是主人翁,“小区里有什么问题,大家都集思广益。连老人、小孩都有意识要好好地维护自己的家园,保持环境清爽干净。”
声明:本文为原创稿件,版权归泉州晚报社所有,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泉州晚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来源:泉州晚报
记者:谢曦
通讯员:陈俊超刘旭琳
编辑:张偲
审核:肖国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