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东南早报」
■早报记者颜雅珍刘静梅文/图
7月18日,泉州二实小开发区校区小记者前往泉州晚报社印务中心,在工作人员叶老师的带领下,开启报纸印刷的探秘之旅。
车间里,小记者们不仅了解了印刷的原理、流程,更见识了印刷神器——印刷机。而印刷机内的折页机、三角板、自动接纸机、自动供墨系统……它们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助力报纸的印刷。这一庞然大物般的“钢铁巨人”,各部件分工明细,不禁让小记者惊呼神奇。
★白纸变身记
□小记者曾越
(泉州二实小开发区校区五年级)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制版车间,它通过电脑接收排好版的报纸版面,再通过热敏或激光直接将版面内容转移到印版上。这种方法有效提高了效益,也省去了许多繁杂的工艺。随后,我们便来到了印刷车间,这里有三条生产线,每小时最多可印刷6万份报纸呢,它借助水墨不相容的原理进行印刷。最后,在楼下的生产车间,我们见识了一个个卷筒纸,一排排纸架,机器运转时,纸架会源源不断向印刷机传送卷筒纸……
通过这些印刷设备,我明白了报纸是如何从一张张白纸摇身一变成了一份份精美的报纸。
★见识神奇的印刷设备
□小记者叶子琪
(泉州二实小开发区校区四年级)
印刷车间里,只见三台印刷机如庞然大物般静静地矗立在那里,身上还挂着印刷了一半的新闻纸。印刷机足足有三层楼高,我们在叶老师的带领下登上了这些“钢铁巨人”。这里有“跑步”超快的折页机,它能够通过三角板,将报纸折叠起来。
来到“上纸室”——生产车间,一进门就看到一个个巨大的“车轮”放在门口。定睛一看,是一卷卷重达公斤的“新闻纸”,这么重的卷筒纸配有专门的运输滑轮,像一个一个滑板镶嵌在地上,这样印刷厂的叔叔阿姨们就可以轻易地移动卷筒纸了。
(指导老师:林莹莹)
★印刷纸的来源
□小记者杨凯乐
(泉州二实小开发区校区二年级)
“哇!”随着一阵阵尖叫声,我们看到三台巨大的印刷机,印刷机有三层,据说,每小时可以印刷多达6万份的报纸,它的速度震惊了在场的每位同学。
那印刷的纸张从哪来呢?跟随着叶老师,我们来到生产车间,这里陈列着三条生产线的纸架,用于卷筒纸的传输,地上摆放着一个个大“圆球”,正是印刷用的卷筒纸,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
★神奇之旅
□小记者李昱蓉
(泉州二实小开发区校区二年级)
到了印刷车间,我被这些巨大的机器震惊到了,它们足足有好几层楼高。那笨重的卷筒纸,通过纸架,经过传输装置来到二楼的印刷车间,在各个机台里头穿梭,最后变成一份份颜色鲜艳的报纸,实在太神奇了。
通过工作人员详细的讲解,虽然没能亲眼见证报纸的印刷,但也让我明白了文字和图画是怎样印到报纸上面的,各种颜色是怎么形成的,这一切都让我感到既新鲜又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