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以文学的名义
今天,我又来到济宁烈士陵园。那座座墓碑,那排排烈士的名字,令我肃然起敬。每到一地,我必去烈士陵园,北京、南京、徐州、济南和羊山、红山、岗山、微山等烈士陵园,我都去过,济宁烈士陵园更是我常去的地方。我作为一个退伍老兵,经历了战争年代,真正知道,和平与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山东济宁刘庆新)
我们全家清明节在书香中缅怀革命先烈。在部队工作时,每年清明节都和战友前往烈士陵园、革命纪念地缅怀先烈。年,我脱下*装,成了*法干部。那些*旅题材的书一直在身边,我提议每年清明节都带子女去雨花台烈士陵园、渡江战役纪念馆、茅山新四*纪念馆等地凭吊,还在家里开展红色经典阅读诵读活动,重温英烈们气壮山河的感人事迹。(江苏南京马晓炜)
清明节是悲伤的,是祭祀祖先的日子,尤其这清明时节的雨,让许许多多的人沉浸其中。自古至今,多少的文人墨客,对这清明节有过自己的书写。清明时节,更是万物萌发的好时节,生机盎然的,欣欣向荣,美丽成画。吹面不寒杨柳风,简简单单的一抹绿色,就是一道道醉美的风景。逝者已逝,生者还要继续,这就是生命的真谛。(四川成都路志清)
每年清明公祭轩辕*帝典礼,让人无比的向往,今天看到了真容,却不敢相信。宽阔的轩辕广场令人心如大海,中华大地,气势磅礴。走进轩辕殿,沉长的屋檐,硕大的斗拱,简洁而古朴的屋脊,使整座建筑显得宏伟而庄严,具有古韵风格,令人感叹能工巧匠们的精彩。走进这里的人,都怀着一种敬仰,没有说笑,只有肃穆的前行。(陕西西安许双福)
漫步园林间,啼红杜鹃鸟。不如归去乱叫,孤身叹寂寥。惊鸿照影来近,灵鹤迷踪去远,风吹彩云飃。家乡路迢迢,祈愿双亲笑。梦*绕,相思调,寒月照。韶华逝消,流水落花何时了。当年壮志凌霄,如今老迈萧条,秃发又肥腰,惆怅寻妖娆,唏嘘佳人杳。(香港北角杨守明)
四月的人间,是梨花的海洋。仿佛每一朵梨花,都读懂四月的心事。清明节,是祭祖扫墓的日子,祭品规规矩矩地摆放在墓前,郑重地添上一捧捧的新土,鞠躬,落泪。清明雨就是一场雨,不同的是,这场雨是为了肃穆而来,仿佛没有坟前行人的一次次断*,就对不起这场清明雨一样。我是个土生土长的乡下人,常见这梨花,常有这清明一辈子都扯不断的情思……(河北邯郸姜利晓)
筷子,夹不住鼓溜溜的思念。滚烫的饺子汤,勾兑一锅老白干。臼一碗,与天堂上的老爸对杯。我跪伏在父亲坟茔旁的东南方,就地画个圈,注册一个永久的邮箱。垒砌清明的思念,高出三尺厚土,泪和血煮疼了遥远的忧伤。思念在这里化成一只白色蝴蝶,寄去的还有唐朝诗仙带雨的诗章。(黑龙江大庆赵富)
人为什么会老?为什么父母会离我们而去?每到清明,我心里就会不由得这样想。我的父亲去世十几年了,去年疫情中的清明节,不能去墓地,我在家里祭奠了父亲。其实,天下已故的先人们,他们的恩情和音容笑貌,一直就存留在世间。我们在祭奠的时候,不要因为失去了他们过度伤心,而应该鼓足好好生活的勇气,擦干泪水继续前行!(安徽蚌埠韩国光)
纷纷扬扬的清明雨,淋湿了四月的乡村,也淋湿了我对奶奶的怀念。奶奶生于上世纪初年,内忧外患的动荡,颠沛流离的痛苦,她都尝了个遍。记忆中的奶奶,一身灰色粗布服,仿佛时光里的一棵老树……想起奶奶勤苦的一生,想起她的疼爱,想起对她的亏欠,我的眼眶又一次湿湿的——奶奶,愿在天堂的您一切安好!(云南红河杨丛)
苍天不悯,病魔无情,敬爱的父亲,还是在家人的千呼万唤中撇下我们,安详地走了。父亲的友人送挽幛时说,就写“天下第一大好人”吧,二舅说,还是写“为人忠厚,一生正直”吧,挺合适。又是一年清明时,父亲啊,远在天国的您,是不是还凝视故园的夏花秋草?是不是还眷顾曾经的亲情乡情?还是一切的一切都已渐行渐远?(吉林长春赵越超)
我像往年一样,备些苹果、雪梨等供奉,画好母亲的素像,摆在桌案,点亮无烟香烛,插放香炉中,面怀万里外故土方向,为去世近半个世纪的母亲叩拜。连续十多个清明节,工作忙,路途远,未能亲回故乡,向母亲的坟茔添土,仅能用画笔勾勒母亲的大概容貌,以人们清明祭祖的特殊仪式,深表远方游子对亲人的思念。(*伊犁哈萨克宋伯航)
在家乡,带鱼是最亲近舌尖的美味之一。勤劳简朴的母亲操劳全部家务,煮着一日三餐。把无边的亲和爱传送给一家人。母亲为我们做带鱼*的一举一动,都连着一缕缕砍不断的深爱。虽然母亲走了,那餐饭里的母爱味道却不曾消失掉。透过带鱼*,留给我们的一股股暖意,更蕴含着余香绕梁的慈母之爱,那是永远不会凋谢的生命之花。(福建泉州林建致)
寒食节,曾是汉族重要的传统节日。至唐代,寒食节扫墓活动逐渐替代了禁火冷食,成为节日中的标志性活动。到了清代,寒食习俗不再普及,民间扫墓与皇家祭陵成为节日的主要内容,民俗节日中就只有清明了。而怀念祖先、祭祀前人的情感诉求,其文化底蕴是一致的,就是传之千古的忠义孝悌美德,慎终追远的中华民族传统,清正廉明的精神。(北京朝阳梁文俊)
清明既是节气,也是祭祖日。这时节,“万物生长,皆清洁而明净”。一场春雨常在清明节前后,润泽了万物,淋湿了游子的乡思,激发世人对先祖的缅怀。一个节日,两缕情丝;一边是过往,一边是未来。走进清明,也要好好地想一想,怎么度过接下来的每一天,如何做一个清洁明净的人,才能不负春光,不负人生。(山西阳泉孙克艳)
少年时读“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感觉在清明邀上三五好友,寻得一酒家,谈理想,谈诗,谈情感,是一份畅意与豪情。而今每逢佳节倍思亲,不知道怎么了心情特别的激动,好似被乡愁鞭打一样,比以前更加思念老家那棵树,那口塘,那片捉迷藏的竹林,还有母亲在家门口,喊我回家吃饭的声音:“娃儿,回家吃饭啦……”(湖北*冈包钰)
(以上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赵富,50后,黑龙江人。系中国散文家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大庆市作家协会理事。作品散见于《散文选刊》《北方文学》《厦门文学》《中外文艺》《国家湿地》《地火》《岁月》《石油文学》《中国散文家》《当代作家》《中国*》《北极光》《雪花》《躬耕》《北大荒文学》《湖南散文》《天津诗人》《作家报》《生活报》《中国石油报》《中国建设报》《中国建材报》《中国电影报》《新民晚报》《黑龙江日报》等二百余家报纸期刊,作品曾获得第三届“中国梦·劳动美”全国职工诗词大赛奖、第二届全国情感主题散文大赛奖等20余个文学奖项;作品曾被收入《中国百年诗人新诗精选》《天宇下最朴素的诗》等20余种诗歌、散文、散文诗选本;并出版乡土散文专著《不灭的心灯》等。
作品推荐:李晓明‖盘绕在心灵上的根—赵富散文集《不灭的心灯》读后刘战峰‖纸上的乡愁——散文集《不灭的心灯》序
赵富‖《不灭的心灯》(86)故乡的小根蒜
赵富‖《不灭的心灯》(89)亲情的纽带
赵富‖《不灭的心灯》(96)故乡的炊烟
赵富‖《不灭的心灯》(99)土豆花开
赵富‖散文‖乘风湖的灯火
赵富‖散文诗‖让胡路放歌
赵富‖诗歌‖萨尔图之歌
赵富‖散文诗‖三亚河短章
赵富‖散文‖上坟
赵富‖散文‖黎明河,流淌着萨尔图乳汁的河
赵富‖散文‖北大荒上“三野”情
赵富‖油韵作品‖大脚印的颂歌赵富‖散文‖故乡端午节四题
赵富‖小小说‖悲哀的黑白花
赵富‖杂文‖芸芸“五官”相
赵富‖散文‖故乡的家雀儿
赵富‖散文‖故乡路
赵富‖随笔‖远去的土圆仓
《岁月》‖散文诗‖凤凰岛
《北大荒日报》‖赵富‖雪地道(散文)
《黑龙江日报》‖“小白楼”的灯光
《黑龙江日报》等‖与年画相知的岁月(散文)
《中国乡土文学》等‖父亲“找北”(散文)
随笔‖牡丹江曹园,鲜活在精美画册里的疼痛记忆
《生活报》‖随笔‖不同时光不同年
赵富‖我在塔吊驾驶舱上给遥远的家乡拜年(外三章)
《中国石油报》‖散落在安达的石油大院
《黑龙江日报》‖您好!松基一井
《散文选刊》‖配马站的姑娘
《北方文学》‖母亲的“毕加索油画”
《厦门文学》‖乡村说书匠
《北大荒日报》‖赵富‖盼年(散文)
《国家湿地》‖黎明河,流淌着萨尔图乳汁的河(散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