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福建省闽东南地质大队*南鑫
整理:泉州晚报记者曾聪虹
当听到“谁是疫情下最辛苦最劳累的一群人”这个问题时,有人会说是医护,有人会说是警察,还有人会说是基层干部。我想说: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但是有一个群体,他们冲在一线,也默默奉献,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守护万家灯火,他们就是——社区工作者。他们也是最辛苦最劳累的一群人,他们应该被铭记!
3月22日,我与几名同事响应单位号召,来到丰泽区华大街道办事处,成为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我走近社区工作者,和他们并肩战斗,才能够真正理解他们的不容易。
疫情期间,车水马龙的街道变得冷冷清清。但是,如果你走进社区的大门,这里却比往日的菜市场还要繁忙。电话铃声从未间断,打印机也毫不停歇,每个人都在忙碌。社区给我们安排的是流调工作。经过培训,我了解了主要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我们要根据重点人群健康监测系统提供的名单,逐一进行电话沟通,详细询问、记录他们的各类信息和行程轨迹。初次看到手头上几百个需要联系的人员名单时,我心里是有困惑的:这是一天的任务,能完成吗?时间紧迫,无暇细想,我和同事们便马上行动起来。
“您好!我是丰泽区疫情防控工作人员,想要和您核实几个问题......疫情期间,请做好防护,照顾好自己。”简单的自我介绍、相关问题的核实、最后的关心,这些是每通电话的内容。应该说这项工作并不难,但是,非常考验人的耐心。“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这是我在完成流调工作时获得的感悟。有了良好的沟通,大多数接听电话的居民都很支持我们的工作,积极地反馈各种情况。当然,也有小部分居民警惕性比较高,误认为是诈骗电话,这时候就需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进行耐心地解释,完成流调工作的同时,也进行了防诈骗宣传。还有个别居民不理解我们的工作,认为是多此一举的无意义付出。这时,就要对流调工作进行普及,并且帮助对方树立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的信心。只要捧着一颗为民服务的真心,再多些耐心、多些方法,总能换来居民的信任和理解,而收获的是危难里的温暖与美好。
为了完成手头的任务,大家都是连续拨打四五个小时的电话,经常顾不上喝水,喉咙干哑。看着流调名单慢慢减少,大家的成就感逐渐增加。使命感和成就感让我们不再想“任务何时能完成”,而是争分夺秒地工作。每个人都不敢懈怠,都在与时间“赛跑”。
到了晚饭时间,大家一起吃着盒饭,小组负责人说:“今晚,可能要加班加点一下,辛苦大家了!”我们都异口同声地说:“没问题!”在新派发的一份未核酸检测人员名单中,有位老奶奶令我印象深刻。在电话里,当了解到她是因为腿脚不便,才没有到核酸检测采样点进行采样,希望社区上门服务时,我立即将相关情况记录下来,并反馈给负责的同事,协助其解决。我想,对老奶奶而言,社区的“特殊照顾”会就像夜里的星光,给她希望,让她心安,而这些美好也让流调工作变得很有意义。
当晚9点半,我和同事们结束了当天的工作,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出社区大门,电话那头的一句句“谢谢,辛苦了”在耳畔回荡,发生的一切像电影画面般在脑海回放。路上空空荡荡,但是我内心却无比充实,能够为身处的城市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我觉得很光荣!
我的工作结束了,可社区工作者们还在披星戴月、马不停蹄地奋斗着。一个又一个的号令,一轮又一轮的核检,一天又一天的摸排,一次又一次的转送。他们喊到声音沙哑,站到双腿打颤,饿到胃隐隐作痛,有时还要遭受不解的责骂。他们有心力交瘁的时候,有苦不堪言的时候,也有想过放弃的时候,但一想到人命关天,又咬咬牙继续逆行。于是,在社区里,有了24小时“不打烊”的暖心服务,有了不灭的希望灯火,有了见面时治愈的笑容和关切的问候。
社区工作者有时候会化身大家熟悉的“大白”,但大部分时间他们做的都是很难被人看到的“幕后”工作。而今天,和他们站在一起,我看到了!我要说:“谁说站在光里的才是英雄?谁说平凡的不算英雄?”在疫情下,社区工作者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成为守护万家灯火的最美防线。
来源:泉州通客户端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