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现场(陈小阳摄)
5日,“传承‘晋江经验’共享品质泉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直单位专场第二场举行。发布会上,市民*局局长陈劲松,市文旅局局长李伯群,市卫健委主任*育奇,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府教育督导室主任徐昌裕介绍泉州市“用心用情用力,推动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可及”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少伟主持发布会。
□泉州晚报记者郭雅莹实习生伍悦
关键词:建设“五位一体”养老服务体系
从年开始,泉州市启动为期5年的养老领域惠民生补短板专项行动,立足补短板、强弱项,力求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今年5月,市民*局牵头出台了《加快银发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积极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促进培育我市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期间,民*部门还将通过规划、融资、医养结合、人才等*策的综合应用,充分发挥市场在养老服务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养老服务提质增效。今后五年,我市将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新供给、新*策、新模式、新业态、新保障”五位一体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广大老年人提供价格适中、方便可及、质量可靠的养老服务。
关键词: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为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我市提出“平等、融入、成才”理念,不断完善招生入学*策和同城待遇*策,通过落实经费保障,加强师资配备,对接收随迁子女就学的学校,按照省定标准拨付学生公用经费,每年为所有随迁子女与当地学生统一支付“校方责任保险费”。仅年全市就投入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约29.28亿元保障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就学需求。
落实学位保障方面,泉州市不断加大随迁子女集中的区域学校建设力度,着力提升办学品质,以推进“5G+”专递课堂、“名优校+”教育发展共同体、初中“新优校”、乡村温馨校园等为抓手,努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为随迁子女教育提供“好环境”。
泉州市还积极落实帮扶服务,加强人文关怀。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随迁子女在减、免、缓交相关费用的基础上,通过“结对帮扶”“金秋助学”等方式提供精神和物质帮扶。实施课后服务提质增效行动,推行课后服务“2+N”模式,更好地满足随迁子女课后服务需求。
关键词: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就医体验
近年来,全市卫健系统聚焦群众就医的难点、堵点和痛点,全面梳理“问询、诊疗、检查、护理、手术、管理”等就医环节,医院实际又惠及医务人员,既接地气又益患者的“双暖”措施,医疗服务水平和群众就医获得感不断提升,连续两年蝉联医院满意度调查第一名。
改善服务,持续提高群众就医体验。全市27医院梳理解决问题超个,因地制宜推出了20多个具有引领性、示范性、创新性的“暖心服务”品牌,通过实施“微改造”、开展集成预约就医服务、设置一站式服务中心等举措逐一解决群众就医体验的“小问题”。建设全市疑难重症远程会诊中心、双向转诊平台,在全省率先发布“泉州急救地图”,建成28个胸痛中心、19个卒中中心和73个胸痛单元、16家卒中门诊,数量居全省前列。
高位嫁接,持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近年来,医院大力向上嫁接“国家级”高品质医疗资源,引专家、带团队、提水平,住院人数、总手术例数、三四级手术占比和微创占比逐年稳步提高,新技术项目和相应病例数明显增加。其中,医院中唯一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医院落户晋江,实现了国内顶级骨科技术和品牌的真正平移。
关键词: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近年来,市委、市*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基本建成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
目前,全市市级层面拥有“一中心、一公园、五剧院、七展馆”(市公共文化中心,海丝艺术公园,泉州影剧院、木偶剧院、梨园古典剧院、南音艺苑、歌舞剧院,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海交馆、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少儿图书馆、非遗馆)等一批重要文化设施。其中,作为市公共文化中心的“四朵金花”总建筑面积33.96万平方米,总投资35亿元。建成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多处“百姓书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