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泉州古城赏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赵啸飞摄)
花点时间,走街串巷,看古厝、赏非遗、品美食。(吕波摄)
共享世遗泉州的古意与诗意(赵啸飞摄)
泉州老城有许多独具特色的建筑(王柏峰摄)
走进剧院,赏宋元南戏风韵。(泉州晚报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泉州吸引了越来越多外地游客慕名前来,逛世遗、游古城成为春节最时兴的过节方式。据统计,春节期间,泉州共接待旅游人数.41万人次,同比增长4.5%,实现旅游收入8.69亿元,同比增长22.4%。其中,西街接待22.80万人次,22个遗产点(市舶司遗址内部考古,未开放)共接待27.69万人次,世遗游、古城深度体验游人气兴旺。那么,古城怎么逛最尽兴?记者为您整理了这份泉州古城旅游超全指南。这5条线路,建筑、世遗、夜游、戏曲、文创等主题应有尽有,还有美好和惬意。
□通讯员*健本报记者*宝阳
共享世遗诗意栖息
作为中国的第56处世界遗产,“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由22处代表性遗产点组成,其中,泉州古城就有8处,分别是开元寺、南外宗正司遗址、府文庙、清净寺、市舶司遗址、德济门遗址、天后宫和顺济桥遗址。
开元寺的多元与厚重、府文庙的恢宏与庄重、顺济桥遗址的白鹭与江滩……相距不远,甚至就存在于人们的市井生活中。
“半城烟火半城仙”,是泉州世界遗产的一种浪漫呈现。这些遗产点大多数免费供观光浏览,可以不分四季与它们邂逅。古城就像一个微缩泉州,人们在这里依旧有流传千百年的民俗活动、非遗、戏剧演出等,生生不息地传承着,静静地和世界遗产对话。
推荐线路:
1.开元寺—南外宗正司遗址—府文庙—清净寺
2.市舶司遗址—德济门遗址—天后宫—顺济桥遗址
建筑打卡走读城市
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是泉州的世界级“非遗”。而来到泉州古城,就像走入一座“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博物馆”。
红砖与古厝,构成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肌理。泉州是中国首批公布的2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丰厚的文化积淀留下来众多文物古迹,其中保留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的就是泉州传统民居建筑。
以天井为单元的古厝,一砖一石皆有故事,红砖白石触手温润,燕尾脊俏丽别致;见证“漂洋过海”的骑楼式建筑,厝顶的“女儿墙”“花砖”“灯花”正诉说着一段段期待被倾听的故事;百年中山路,仍然悬挂着的招牌,让百年记忆从平面变得立体,站在窗口看,它们就像骑楼上连贯的音符,演奏着历久弥新的美妙音乐……
读懂这些建筑,你就读懂了泉州与泉州人。
推荐线路:
1.洲紫新筑—许邦光故居—后城号大厝
2.花巷—中山路—陈光纯故居
美食之旅“古早”拾味
“汝食未?”这句汉唐韵味十足的问句,是泉州人见面最常用的寒暄语。千百年来,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信仰和迥异的饮食方式,都在这里不断碰撞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泉州美食。
泉州悠久历史和多元文化孕育了泉州多元的美食文化,泉州美食既有魏晋时期士大夫“衣冠南渡”带来的细腻精致,也有宋元时期阿拉伯人携来的异域风味,还有得天独厚的山海优势带来的山珍海味,特别是漫长海岸线为泉州带来清甜鲜的海鲜。
无论有多少种美食,古城的“古早味”依旧不可替代,面线糊、姜母鸭、牛肉羹、肉粽、满煎糕仍霸占泉州美食界的热搜榜前列。除了街巷里的小吃,餐桌上、生活间的美味,成了泉州人的最爱。例如巴浪鱼、萝卜饭及各类海鲜,都是闽南特有的美食腔调,如果你来古城,不妨去品尝品尝,没准能吃三碗萝卜饭。
推荐线路:
1.面线糊—姜母鸭—牛肉羹—肉粽—满煎糕—蒜蓉枝—海丝金凤元宵圆—亚佛润饼皮
2.苏廷玉故居后落—小城故事会—伯乐番仔楼—车桥头文阿水丸店
夜游古城好戏连台
泉州古称“光明之城”,如今夜色依然灿烂。当夕阳落下,古城也就亮起来了,泉州人率先在西街、中山路开启夜生活。吃饱了,就去茶馆、酒馆静坐聊天。
而在古城的各个角落里,曲声悠扬、赞叹连连,许多人选择用“看戏”的方式加入夜游。“梨园古典剧院”的夜游是一出好戏,演员和灯光配合,细数近千年。“木偶剧院”的夜晚,是人与偶的细腻演绎,尽得赞叹。
而天台上、街巷里,人们吹着来自江海边的风,用自由浪漫致敬夜晚。
推荐线路:
1.西街—小西埕—觅鲤文创园—中山路—艺术区
2.南音艺苑—梨园古典剧院—泉州木偶剧院—泉州高甲戏剧院
花点时间走街串巷
和“文艺”交友,古城是认真的。当你在古城走街串巷,会看到许多各色咖啡馆、茶馆以及文创店,从装修布置到取名字,再到主理人,每一个背后都藏匿着与古城息息相关的故事。
各种作品展、表演可能出现在一家咖啡馆,也可能出现在一家书店,甚至还有专门的空间用于公益展览。在这里,古城与“文艺”碰撞出不一样的感觉。
推荐线路:
1.十二味咖啡馆—白水皓兮—井间茶寮—巴浪鱼咖啡馆
2.芥子书屋—西街游客服务中心—中山驿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