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19日凌晨4点,医院的产房里没有产妇声嘶力竭的喊声,也没有医生和助产士的加油鼓劲声,有的只是一个个鼓励的手势和一张张写满关爱的纸条。在众人的努力下,聋哑产妇雨晴(化名)终于平安诞下一名7.5斤的漂亮女婴。今天是孩子满月的日子,在丈夫、婆婆的陪同下,雨晴医院感谢一个月前给与其帮助的医护人员们。
泉州晚报记者苏凯芳通讯员连文元文/图
聋哑孕妇即将临盆为沟通护士们各显神通
助产士庄学珠说,早在科室孕妇学校就认识了雨晴。因为雨晴总是坐在第一排,认真听课的样子让她印象深刻。在8月18日下午,即将医院产科。“在平时,我们都是直接与产妇言语沟通如何配合我们的,但雨晴跟她们不一样。刚开始接触,我们的沟通也仅仅只有简单的肢体语言,还有我们之间彼此信任的眼神。”
雨晴入院后,当得知所面对产妇的特殊性时,产科医护团队就开始忙活起来了。该科护士长李水英说:“沟通其实是我们最大的障碍。雨晴婆婆不会手语,会手语的丈夫也是聋哑人。但好在,雨晴有念过聋哑学校,能识字。我们的护士赶紧找找来纸笔,写下生产过程中所能用到的文字;也有的护士特地下载了手语APP,现学手语与雨晴进行简单的沟通;还有的就是发朋友圈求助,希望可以找到手语老师在一旁协助。”
“护士们都很有心,我刚开始还特别惊讶,这里的护士竟然会手语,后来才知道她们是在手机APP上现学的。”雨晴的婆婆于阿姨说道,自己平时与雨晴及儿子的沟通也是用纸笔,两个人也能读点简单的唇语。在阿姨的手袋里,每次必带的就是纸和笔。
20多张卡片助力产妇顺利分娩
当天,由于环境陌生加之宫缩疼痛,雨晴紧张得发抖,庄学珠拉着雨晴的手抚摸她的背,示意她深呼吸放松。由于孩子胎位不正,在待产期间,庄学珠需要指导雨晴通过不断变换各种体位,促进自然分娩。庄学珠说:“第一次接触聋哑孕妇,这当中的沟通就更加困难重重。我每次跟雨晴说话就是尽量说慢一点,让她读懂唇语或写卡片让她配合。”因为宫口并未全开,期间,护士们三不五时就会过来查看雨晴的情况,叮嘱雨晴的丈夫、婆婆做好相关的产前准备及注意事项等。
当天凌晨近4时,宫口全开的雨晴被搀扶着步入产房。由于孩子已出现宫内缺氧,需要缩短产程,这时指导屏气用力尤为重要。真正关键的时刻终于到来,在产房里,庄学珠协助着雨晴生产,在一旁的护士则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卡片示意雨晴做好配合。“用力!”、“放轻松!”、“痛的时候鼻子吸气。”......这原本应该都是助产士指引产妇的所应发出的语言,现在都变成了无声的语音,产房内第一次如此安静。期间,护士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书写卡片以纠正雨晴用力方法。清亮的婴儿啼哭声终于打破了产房的安静,4时30分许,一名7.5斤的漂亮女婴顺利降生。“虽然她听不到,但我们用笑容告诉她,宝宝一切正常。”庄学珠感慨道。一旁的护士赶紧写道:“宝宝哭得很好,长得很漂亮,超可爱。”而这一次特殊的分娩,庄学珠和同事洋洋洒洒写了20多张的卡片。
夫妻俩手语道谢感动产科护士
今日,刚好是孩子满月的日子。雨晴在丈夫和婆婆医院产科,当看到满月的健康女婴,所有的医护人员都忍不住要去抱一抱。李水英和庄学珠指导着雨晴如何给孩子更换尿布、包裹抱被,如何正确地给孩子哺乳等,这次同样通过文字交流,几个人相互地一边写,一边看,一边用手语翻译。
看到这一幕幕,在一旁的于阿姨早已泪湿了双眼。从雨晴在该院做日常的孕检到分娩,医院方面都给与了极大的支持。“雨晴刚生完,他们就端了一碗红糖水来,还经常过来关心我们雨晴。”这点点滴滴的细节,让于阿姨感动不已。
原来,雨晴与丈夫在刚出生三个月时,都曾因生病用药不当导致聋哑。就读于泉州聋哑学校的两个人,从青葱校园步入了婚姻殿堂,一路相扶持着。夫妻俩的遭遇,让医护人员心生怜悯。再次看到雨晴夫妻,产科的医护人员既惊讶又欣慰。在护士站,夫妻两人不断反复弯曲着竖起大拇指,这是手语中“谢谢”的意思。李水英说:“他们的感谢不是用说的,是用比的,这是我们接受过的最特别的表达方式。虽然听不到他们的声音,但我们能够感受得到这对小夫妻的情谊。为他们所做的这一切,也都是我们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