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泉州晚报」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安平桥的路牌标识存在不一致现象”。记者实地调查走访发现,同为指向安平桥的路牌,在南安水头和晋江内坑分别被标示为“五里桥”“安平桥”。对此,不少网友表示,如今泉州已申遗成功,海内外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势必持续增多,包括安平桥在内的各重要遗产点都应当做好规范统一的路牌标识,避免不熟悉情况的游客无所适从。
“五里桥”就是“安平桥”,这对于泉州人来说,就如同“温陵”“刺桐城”指泉州一样,是个毋庸赘述的地理常识。再譬如一说“东大路”,老泉州人也都知道指的就是如今的“温陵路”。但对于初到泉州、尚不清楚情况的人来说,这种约定俗成的称呼,便存在造成一定的理解障碍的可能性。一座城市路牌上的一个个地名,往往承载着城市的过往,凝结着全体市民的共同记忆,也向来到这座城市的每个人传递着交通信息与文化密码。一座城市的路牌是否规范,在某种程度上也折射出这座城市的治理精度。
首先,路牌上的地名应当以正式名称为主。与安平桥存在的路牌标识名称不一致的问题一样,同为泉州世遗项目重要遗产点的万寿塔,也存在有些路牌写“万寿塔”,有些路牌写“姑嫂塔”的现象。虽然“五里桥”“姑嫂塔”这样的别称有着深厚的民间基础,甚至还蕴藏着某些动人传说,但是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一部分,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这些遗产点不仅属于泉州,更是属于全世界、全人类的历史文化瑰宝。恰如我们私下里可以用小名昵称来称呼家人,但在面向公众、面向社会的正式场合,就必须清晰正确地用正式的大名进行介绍。因此,在诸如安平桥等遗产点的路牌标识上,我们也可加括号注明“五里桥”这一别名,这种折中的方式,也是保护好、传承好、活态利用好世界遗产项目的应有之举。
推而广之地看,在整个泉州古城,也有许多正式名称与俗名、别名不一致的街巷地段,这些地方的路牌标识,也有必要进行一次统一的梳理规范。尤其是泉州古城的街巷与很多城市不同,往往表面看是同一条路,但南北两段或者东西两侧可能就完全是两个街巷。对于外地的游客来说,经常会出现明明是一条直路走着走着,怎么就到了另一条街巷的感觉。因此,在街巷衔接处,更应当设置足够清晰醒目且规范统一的路牌标识。这也是完善泉州文旅基础服务设施所必须做好的细节。
其次,路牌的样式应有统一的风格规范。尽管大多数城市主干道和重要景点的路牌都符合道路标志和标线的国标要求,但在一些乡镇公路和景点内部道路,却依旧不同程度存在路牌样式杂乱的问题。要知道,无论是世遗项目还是整座泉州城,都是一个统一的文化传播体系,既然是一整个体系,就应当有一整套规范完善一致的“视觉识别系统”。具体到路牌标识上,只要是同类型的场所,其无论是从路牌的材质、形状、规格、颜色上,也应尽可能做到一致,避免出现随意为之的“杂牌”现象。
此外,除了正式路牌外,在一些比较“有故事”的街巷和地段,也可以尝试见缝插针地设置趣味性的补充性路牌。例如,老泉州人都知道,泉州的北门外有一处“倒榕”,其见证了“陈三五娘”的爱情传说,也成为老泉州人口中的一处地名。而对新生代的泉州人以及外地游客来说,却很难从如今的地名上窥见这段典故。但是一座古城最具韵味的地方,又往往是这些千百年来口口相传的“老故事”。所以我们不妨尝试多一些“便签式”的典故路牌,让每一位来到古城的人,都如同行走在一本韵味悠长的故事书中,给人以“古城故事多、遍地有典故”的直观感受,这无疑也是一种接地气的文脉传承。虽然现在很多街巷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