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晚报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生命课堂救在身边泉州网
TUhjnbcbe - 2024/2/3 14:55:00

泉州网5月7日讯(记者王丽虹陈灵实习生刘鸿霖)晕倒、噎到、烫伤、误服药物……意外总是突如其来,若救治不当很可能造成二次伤害,甚至会延误救命。可喜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市民主动学习急救知识,泉州市急救指挥中心、市急救科普教育基地、红十字部门、医院等单位及各县(市、区)也一直致力于公众急救科普,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学会急救知识和技能,在必要的时刻出手挽救生命。在一些发达国家,应急急救知识普及率普遍在70%以上,目前泉州市的普及率并不高。今年5月8日是第74个“世界红十字日”。如何提高市民学习急救知识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急救知识普及率?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泉州晚报社员工学习心肺复苏技能(陈晓东摄)

市民都可以报名参加急救技能培训(市急救科普教育基地供图)

向学生普及急救知识(市急救科普教育基地供图)

包扎伤口也是急救培训的内容(市急救科普教育基地供图)

生死一线救还是不救

如果见到有人突然晕倒不省人事,救还是不救?掌握急救知识的,此时就多了一份出手相救的底气,当然也有“万一施救不成功会不会惹上麻烦”的顾虑,但更多的围观者没出手的原因则是“想救却不懂怎么救”。

老人吃饭噎住昏迷

儿子用心肺复苏救回

今年1月7日中午,93岁高龄的林汉水吃饭时噎住昏迷倒地。当时在市区美食街上班的阿彬接到母亲电话后,立即赶回位于九一街的父母家中。他看到,父亲瘫倒在椅子上,不省人事,脸色发黑,手脚冰凉,大小便失禁。学过急救知识的他意识到,父亲可能是因食物堵住气管发生窒息,导致心跳呼吸停止。他立刻帮父亲做起了心肺复苏。他持续不停地为父亲做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慢慢地,老人吐出了一团紫菜,又渐渐地有了粗重的喘气声。心肺复苏持续了20多分钟,老人有了意识,脸色渐渐转为红润。休息了1个小时左右,老人状态恢复正常。

年,阿彬前往泉州市急救科普教育基地(简称“科普基地”)参加了急救培训,之后一有机会就前往复训,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能。让他没想到的是,第一次施展所长就是救了自己的父亲。“多亏学了急救,不然打也来不及。”事后,阿彬心有余悸地说,“大家都应该学些急救知识,真的可以救命!”

动车上偶遇旅客晕倒

男子首次用所学救人

年7月初,洛江人董红光在福州站乘坐动车前往泉州。动车刚要发车时,坐在他前排的一名20多岁小伙突然趴倒在地,这一幕把周边旅客吓得不轻。他赶紧站起来,并让人帮忙将小伙翻过来,只见小伙嘴里不停吐白沫。

董红光于年1月在科普基地学习过急救知识,他先撬开小伙的嘴巴查看,然对其进行心肺复苏。当时周边的旅客可能不懂施救知识,都不敢上前帮忙。他一边做心肺复苏,一边让旅客帮忙叫列车员。赶到的列车员通过广播寻找医护人员并拨打电话,之后一名女性旅客也参与施救。过了七八分钟,小伙慢慢有了呼吸,人也苏醒过来。动车到了福州南站后,小伙被救护车及时接走。事后,董红光感慨,这是他第一次碰到晕倒的人,也是第一次用所学的急救知识救人。

担忧救人不成惹麻烦

对急救知识认识片面

年4月下旬,在晋江安海镇安平桥公园,42岁的姚某晨跑时突然倒地,多名群众看见,但不懂急救知识,一时不知所措。派出所接到报警后赶来处置,但经检查发现男子已无生命迹象。法医初步判断,死者系自身病理性原因猝死。

“普通人毕竟不如医护人员专业,万一贸然实施心肺复苏导致他人死亡,家属找上门来怎么办?”记者采访中,部分市民表达了内心的顾虑,他们担心一旦施救不成功,反而会惹上麻烦。看到单位或公共场所配备AED自动体外除颤器,也将其当成摆设,认为与自己无关。

还有市民对急救知识的认知较为片面,仅停留在心肺复苏上。“曾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有人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救助被噎着的小孩,后来查了资料发现,还有外伤处置等知识。”已向科普基地报名学习急救知识的曾女士说,原来急救知识不只有心肺复苏术,其他知识在关键时刻也可以救命。

生命课堂教你如何救

年,市急救科普教育基地成立,向社会公众开展急救知识科普宣传和初级急救员公益培训的专业化科普,截至目前已累计为约12万人次公众普及急救知识。同时,近年来,泉州市红十字部门、医院等单位以及各县(市、区)也在加大急救科普力度。

壮大志愿者团队

已培训助教人

在动车上利用心肺复苏成功救助倒地小伙的董红光,就是科普基地的一名学员。“科普基地发展凝聚了众多急救科普志愿者的爱心和奉献。”泉州市急救指挥中心培训科主任、科普基地负责人陈荣明介绍,科普基地志愿者团队有助教人,还有更多的志愿者正在培训中。他们均从学员成长为助教,认识到急救科普的重要性,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理念,利用业余时间参与急救科普。

随着急救科普的深入推广,学员和助教中也涌现了阿彬、董红光等众多救人英雄。“他们不仅仅救了陌生人,还救了自己的亲人。”陈荣明举例道,年3月的一个晚上,学员汪先生的妻子突然说自己全身麻木使不上劲,说完就晕倒了。汪先生识别出妻子的心跳停止,立刻对其进行心肺复苏。几分钟后妻子心跳恢复,医院急救被诊断为脑动脉瘤破裂,当晚进行手术,术后第二天便清醒了。“生死就在一瞬间,汪先生说,没想到培训急救知识后,先救的是自己的爱人。”

陈荣明说,助教除了平时参加开展科普活动,每周还要参加1至2次的内部学习,巩固、提高急救科普教学技能。

公益科普持续5年多

1.3万人获初级急救证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急救科普基地设有心肺复苏、创伤急救等6间培训室,配置心肺复苏模型、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等培训器械,常态化向公众开展急救知识科普宣传和初级急救公益培训,定期举办急救科普开放日、亲子体验班和线上线下培训等。自年成立以来,该科普基地已组织全市12万余人学习了急救知识技能,其中1.3万多人参加初级急救员培训课程学习并获得合格证书。据介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市民主动学习急救知识,助教和学员中涌现出许多救人救己的案例。年,助教林女士在动车上用心肺复苏术救人,后来她的小女儿吃果冻导致气道阻塞,她迅速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施救;年,学员潘先生在笋江桥附近利用心肺复苏术救活一名溺水女子……

此外,各县(市、区)也有急救科普的创新举措。南安市红十字会经常举办救护培训普及活动,今年4月份,南安市红十字会在红十字博爱驿站开展了现场初级救护培训普及活动,并应邀为年南安第一期退役*人技能培训班学员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年,石狮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楼设置了该市首个市民急救技能体验点,该体验点除了有各种急救器材,还设有体验区、值班区,市民可通过操作示意图,在救护培训师的指导下,近距离了解、操作急救用品,提升急救技能。

开展“六进”活动

现场普及急救知识

为了扩大急救知识的普及面,急救科普基地还积极开展急救知识“六进”(即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家庭)活动,针对学校、公共服务机构等重点人群开展宣教。

今年3月15日,陈荣明向泉州市公安局首期辅警集训班的名辅警开展急救培训,理论课后,54名志愿者组成的助教团队在操场上教辅警们学习心肺复苏和创伤包扎实操技能;今年2月4日下午,陈荣明带领10余名助教来到泉州晚报社,向单位员工普及急救知识,利用人体模型现场教授心肺复苏术和如何使用AED;今年4月7日,泉州市中小学“急救进校园——万人急救培训”启动仪式在市实验小学举行,当天解放*联勤部队第医院的医护人员进入该校,对五、六年级学生开展急救培训,今后每年都将到该校开展急救实操演练;年6月,鲤城区红十字会应急救护队成员在市区中山公园内手把手教市民急救知识,仅周末两天就对多名市民进行了培训……

急救知识普及路漫漫

有媒体报道,据统计,中国应急急救知识普及率仅为2%左右,而发达国家一般都在40%以上,有的高达60%。在日本,超过90%的中小学生接受过急救知识普及;美国法律规定,国民在18岁之前必须全部掌握基本急救知识。记者采访获悉,急救知识普及路漫漫,需要各方加大普及力度,形成长效机制,也需要广大市民转变意识,积极参与。

加强普法力度

打消群众救人顾虑

当各种意外与灾害发生时,有些人对自己能否正确运用急救知识缺乏自信,害怕承担后果,为了打消救助人的顾虑,今年1月1日实施的《民法典》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同时,《健康中国行动(—年)》也提到,居民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包括心肺复苏术、止血包扎和固定搬运、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把学生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纳入考试内容,把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体质健康测试情况作为学校学生评优评先、毕业考核和升学的重要指标。按照师生1∶50的比例对中小学教职人员进行急救员公益培训。

建议纳入常规课程

重点人群培训常态化

除了急救知识“进校园”活动,目前,泉州市已有初高中将急救培训课程纳入*训中。在陈荣明看来,急救科普应从小抓起,不应仅局限于“一次性”培训,而是将科普纳入学校教学体系中,成为常规课程项目,每学年都开展,让孩子们年复一年地复训,在出校门之前就已经掌握这项技能。

“学生人数众多,开展培训时无法面面俱到,从救助角度来说,建议每个班级选出2男2女,至少4名同学作为‘急救员’,每学期都参加复训。”他说,如果学校或班级活动中出现紧急情况,能保证至少有1名“急救员”在现场及时进行救助。目前科普基地正在与部分学校协商,逐步推行。

他认为,学生以外的大范围社会普及工作同样任重道远,可先从从事特殊行业的“重点人群”入手,如学校班主任、体育老师、生管老师,以及警察、消防员、营运车辆驾驶员等人员。目前泉州市人民警察训练学校在每年的警察集训中开展应急急救培训课,提升民警的应急急救能力,实现科学有效的自救互救,而其他多数单位则不定期地开展培训班。“急救知识培训应该形成长效机制,纳入职业技能日常考核,使急救培训常态化、系统化、规范化。”

加大投入扩充专职人员

社会培训交由专业团队

泉州市一小学体育老师是科普基地的学员,他告诉记者,学校曾安排他为同学上专业的急救课,“我只参加过一次培训,后来未再复训,做的不一定规范,自觉无法胜任科普教学工作。”他认为,专业的事应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有规范地组织培训。

科普基地的一位志愿者也向记者透露,目前科普基地的专职工作人员较少,工作负担大,为了促进急救科普工作更好地开展,除了鼓励更多人加入志愿普及急救知识的行列,也希望*府有关部门能加大人力、财力投入,增加专职工作人员。

相关链接

心肺复苏术步骤

第一:评估现场环境,解除危险因素,确保现场安全。

第二:通过轻拍双肩、大声呼唤来确认患者是否有意识,如无任何反应则进入第三步。

第三:呼喊求助,让前来帮忙的人拨打,拿急救器材(如AED)。如果是独自一人,手机开启免提模式拨打。

第四:检查呼吸,用5-10秒观察胸腹部有无起伏,如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叹息样呼吸,开始心肺复苏(将患者放置于坚实的平面上,取平卧位)。

第五:胸外按压。①双掌根重叠,贴腕翘指,放置于胸骨下半部;②按压30次,以~次/分频率垂直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不超过6厘米,确保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弹,尽量减少按压中断时间。

第六:开放气道,检查清理口腔异物,仰额提颏法开放气道。

第七:人工呼吸。采用口对口或口对面罩人工呼吸2次,每次吹气持续1秒,确保每次吹气时有可见的胸部隆起,避免过度通气。

第八:判断。每5个30次胸外按压、2次人工呼吸可判断急救效果。实施30次胸外按压、2次人工呼吸交替进行,尽早应用AED。如有旁人在场,每2分钟交换1次按压职责,以确保胸外按压质量,直到医务人员到场接替或患者有反应。

注意:尽早应用AED除颤!

①如可以获取AED,应尽早应用;

②开机后按语音提示操作;

③确保“分析心律”和放电时无人接触患者。

1
查看完整版本: 生命课堂救在身边泉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