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年成为全军挂像英模,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
52年扎根边疆铸核盾
林俊德,福建永春人,中共党员,年3月出生,年9月入伍,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原总工程师,少将军衔,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年5月31日20时15分病逝在工作岗位上。
入伍52年,林俊德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核心提示
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从年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年中国进行的最后一次地下核试验,再到年临终前坚持把关系国家核心利益的技术文件交给国家,永春籍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扎根边疆52年,把青春和生命融入大漠戈壁,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泉州晚报记者吴宗宝
带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钟表式压力自记仪
年,林俊德出生于永春大山深处的一个乡村——介福乡紫美村,少年时家中一贫如洗,靠着资助上学。年,林俊德从浙江大学机械系机械制造专业毕业,被分配到国防科委下属研究所工作,单位派他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进修两年。从此,他踏上了戈壁滩。
年,年仅25岁的林俊德就被任命为“核试验冲击波机测仪器研制小组组长”,接受研制测量核爆炸冲击波的压力自记仪这一光荣又艰巨的任务。冲击波测量是确定核武器效应和核爆炸当量的重要手段,由于当时部分国家对中国实行核垄断,这种仪器长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林俊德只能凭借搜集到的少得可怜的一点资料,尝试研制适合国情的新型测试仪。他说,“科学的东西谁都可以掌握,只要迷进去,开了窍,没有干不成的事。”
留给研制小组的只有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林俊德带领小组日夜加班设计。为解决动力问题,他整天苦思冥想,就连吃饭、走路都在思考,最终从街头电报大楼的钟声中得到灵感。他拿闹钟和自行车轮胎等,用土办法搞出中国式的压力自记仪。经过一年半的艰苦攻关,林俊德小组终于研制出我国第一台钟表式压力自记仪。
年10月16日15时,罗布泊一声巨响,蘑菇云腾空而起。林俊德带头负责研制的仪器,第一时间准确测得了核爆炸的冲击波参数。当天,中国即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年底的首次氢弹原理性试验是在高空,冲击波测量也在高空,仪器要在零下60摄氏度低温下工作,当时的实验条件还不具备。为了创造低温环境,林俊德和同事们背着仪器,爬上海拔近米的山顶呆了一宿。冬天漠风凛冽,山顶更是冰封雪冻。大家一看温度表,才零下20多摄氏度,就抱怨,“这鬼天气,就不能再冷一点吗?”后来,他们采用高空气球放飞试验解决了问题,赶在试验前研制出高空压力自记仪,为飞机投放氢弹安全论证提供了科学依据。
核试验从大气层转入地下后,林俊德又开始带着人解决地下核爆炸力学测量这个世界性难题。艰苦攻关20多年,先后建立10余种测量系统,为国家的地下核试验安全论证和工程设计提供了宝贵数据。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他启动核试验地震、余震探测及其传播规律研究,把地下核试验应力波测量技术向核试验地震核查技术拓展,为我国参与国际禁核试核查赢得了重要的发言权。
临终前8天完成“最后的冲锋”
年5月4日,林俊德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为不影响工作,他拒绝手术和化疗。5月26日,因病情突然恶化,他被送进重症监护室。醒来后,他强烈要求转回普通病房,他说:“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
“不怕苦”“不怕死”成为他奋斗历程中不折不扣的事实。一次在野外,等了好久炸药都没响,他用对讲机冲其他人大声喊:“你们都不要动,我来弄。”说着就走上前,快到炸药放置点时,他再次回头对跟在后面的人说,趴下,不要抬头,自己上去排除了险情。不仅如此,他的学生说,“为了拿到第一手资料,老师常年奔波在实验一线。凡是重要实验,他都亲临现场,拍摄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在生命的最后8天时间里,林俊德整理移交了一生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多次打电话到实验室指导科研工作;完成了多页、8万多字博士论文的修改,写下字的6条评阅意见;与基地领导几次探讨基地爆炸力学技术的发展路线;向学生交接了两项某重大国防科研尖端项目……
5月31日上午,已极度虚弱的林俊德,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于是,病房中便出现了震撼人心的一幕:病危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抬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完成了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冲锋”。
回顾林俊德的荣誉,他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项、军队和部委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年特邀出席“两弹一星”突出贡献科技专家表彰大会,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三等功2次……年,中央军委批准,增加“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林俊德与“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张超,成为全军挂像英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