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者说
我是一个造假者。我们单位有一百多号人,像我这样专门负责造假的有四、五个人。而全体一百多人也都要参与造假,他们造假的工作量相当于总工作量的20%。在关键的时候,还会临时抽调几十个人放弃本职工作,连日造假。和我一样行业的兄弟单位,也有和我一样的人,干一样的活;我和不同行业的朋友交流过,他们也要造假。可见造假是一件很普通,很普遍的事,大家都差不多,所以我也就不用说明我是什么单位,什么行业了。造什么假呢?不是假商品,假广告,假证件之类东西,那些是有商业目的的。我们就是造假材料。这些假材料一类是给上级来检查的领导看的,一类是单位存档用的。当然,给上级领导看的材料大部分也要存档。我们的工作成效巨大,你看那堆满了桌子、塞满了柜子、摆满了屋子的档案材料就知道了。而我们还在造假不止。有人说我们是“造假专业户”,为此我也有些不好意思,但工作需要,不得不造。有时也找点理由为自己开脱。造假的事大概也是古已有之。兵行诡道、兵不厌诈的战略战术不算,只算自己人做给自己人看的,大概凡是有需要别人做出评价的地方和时候就有造假的。比如《康熙微服私访记》就演到:青衣镇恶霸得知上面要来视察,就花钱把本来冷冷清清的茶市装扮得热热闹闹,给来视察的上司看。来视察的官员和本地人当然心照不宣。我所知道的最大的造假案例,应该是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的前无古人的“亩产十二万斤粮”。据说这十二万斤粮食就是脱成米粒装在麻袋里,在一亩地上也得摆三层,可这却是我们的“粮食亩产量”。一亩地产的粮食十几个人一辈子都吃不了。文革中人人都昧着良心说话大概也是前无古人,至于是不是后无来者,需要以后再看。历史上有造假的,国外也有造假的,这造假决非现代中国的特色,但大量大范围地做假材料,我敢说是“风流还看今朝”,“风景这边独好”。我们做假材料的人非常辛苦。单说说活动记录,如果平时在活动时做好记录,也很轻松,一点一点积累起来,一年下来就可以积累很多,足以理直气壮地拿给人看(其实下面的单位并不是什么活动都没有,他们做了很多实际的工作);即使没有记录,只要是自己做过的事,一五一十地写来,也不费事。而根本就没有做过的事,也要有计划,有过程,有结果地编出来,那就不容易了,没有写小说的本事是不行的。就算是写小说的,也要先有素材,再有灵感,真正精彩的地方还需要“有巧成书”。所以我们的工作比作家写小说还要难。又不仅在于假难造,还有责任。造得好了,检查通过,没白费力,如果出了毛病(假的东西是容易被人看出来的),砸了锅,我们可要吃不了兜着走。而且我们的造假量相当大。一本50万字的长篇小说也就一寸厚,我们每次迎检的材料摞起来可要比我的个子还高(我的身高是180CM),是实实在在的“等身”。一本50万字的小说要写多长时间?我们这样的“等身材料”可是每年都要弄一次甚至几次。所以我们平时加班加点地造假,节假日不休息,双休日不休息,也就成了常事。本文已经分页:【1】2赞相关美文阅读:·暖冬之惑·为钟院士叫好·灰色的雪·赞赏中国当代的国师孙立平·我的作家梦·方舟子对韩寒的质疑有点无聊·治理“吃空饷”应追究相关人刑责!·花与树·情到深处人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