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闽南网,作者黄晓霞
闽南网
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的新闻门户网站,经福建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许可审批,具有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资质。
寻味南门
文/黄晓霞
德济门遗址是泉州有名的景点,向往已久。选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乘坐小白来到德济门。
德济门在天后宫对面,遗址是一片残存的城门城墙等建筑,皆由大小不一的花岗岩条石和废旧石建筑等构成。一年又一年,这些条石似乎在向游客述说着昔日的繁华和岁月变迁。
德济门遗址岳萍萍/图
有位住在附近的阿姨在护栏边健身,她热情地向我介绍:古时候这里曾经是进出泉州的要道,南门街周边的番船会趁着涨潮时分沿晋江直入顺济古桥下的富美码头停泊,再用小船把货物运载到聚宝街车桥头卸载。
我有心探究富美码头。问过路后,往南走,见街边的门牌号,知道这里叫“万寿路”。小街窄窄的,两旁都是自建房,最高两层,一楼商铺卖些日用商品。
再往前,都是民居,街道干净,楼前花草摇曳,十分幽静,时有炣鱼的香味扑鼻而来。寻味这亲切而又熟悉的味道,时光仿佛回到几十年前的外婆家,颇具年代感。
到了一个岔路口,抬眼看到阿文水丸店,方知这里就是有名的车桥头。超市里常见车桥头的阿文肉丸,原来就出自这里。这边有个小型菜市场,人来人往,却不喧哗。好奇心驱使我过去一看,卖的东西以鱼和蔬菜为主。都是邻居熟人,看她们打打招呼拉拉呱,很亲切的感觉,很暖心。
聚宝街岳萍萍/图
从车桥头出来,小巷纵横,我迷路了……
经一位姑娘指点,穿过一条窄巷,却来到了大桥下面,头顶汽车呼呼驶过。我硬着头皮往前走,忽见一辆人力三轮车过来,惊喜地拦住。师傅是位上了年纪的老哥,高高瘦瘦的身材,吃力地蹬着车子。问我去哪里,我说到可乘坐小白的地方即可。
“五元钱,上车吧。”
“行啊!”
我在车上坐好,看到老哥辛苦地蹬车,我问,怎么不装个电机?他叹了口气,说,生意不好啊,一天也没拉几个人。说他蹬了几十年的车,今年六十八岁了,家里经济不好,出来挣点工钱贴补家用。
前面上坡,不忍他这么辛苦,我几次要下车走路,老哥执意不肯,他说,我下车推着走。车子顺着大桥下的公路走,向右拐入南门。
走在南门,街边具闽南特色的古厝随处可见,年代已久,有的已斑驳破败。街上人不多,这里的人们比较悠闲,散发着浓厚的闽南生活气息。路过土地庙,老哥介绍说,以前这里是住房,后来挖掘出一块石碑,才知道是土地公庙原址。
老哥一路当向导,哪些店卖电器,哪些店专卖陶瓷,哪里有寺庙,依次介绍。我坐在车上,细赏风景。车子仿佛跟老哥同龄,吱呀吱呀地驶过南门,把这里的街景、古韵都印在我的记忆里。
三轮车回到德济门。
我问老哥,你住在附近么?老哥说,不是,我是晋江的。蹬了一辈子的三轮车,把泉州的大街小巷走遍。我说好啊,下回你带我走新门街,走西街,走市区的偏街僻巷,品味老泉州味道!
本文作者
黄晓霞,泉州市作协会员,曾在《福建老年报》《泉州晚报》发过文章,晋江侨声中学退休。
朗读者
李小梅,新华网新华号、华人头条号栏目创建人及主播,“闽南网·印象古城”、“光明日报阅读公社·寻味”、“中国作家网·本周之星”、“西海岸文学平台·小梅之声”、“诗客·小梅诵读”等栏目主播,中国共青团杂志、福建作家、厦门日报、泉州通FM朗诵嘉宾,福建省海峡朗诵艺术团成员。
印象古城·征稿启事
“印象古城”面向大众征集以“印象古城”为主题的原创文学作品,可以是发表过的,也可以是还未发表的。栏目将择优集纳推出,凝结古城与文学的渊源,更生动地讲好泉州故事。
投稿方式:QQ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