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晚报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畅通石化产业循环,促泉港高质量发展泉州
TUhjnbcbe - 2024/9/16 19:50:00
白癜风的最初症状 https://m.39.net/pf/a_4793210.html

畅通产业循环是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要求,围绕“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双循环发展格局”,泉港区持续补链强链,落细园区服务,优化人才政策,打通堵点痛点,促进产业链、石化企业密切协同,为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强链补链增活力

在位于泉港石化工业园区里的百宏石化项目工地现场,忙碌的景象已持续多月。

百宏集团年产万吨/年精对苯二甲酸(PTA)项目占地面积亩,总投资57亿元,年产值预计为亿元,是目前园区内投资额最大的在建产业项目,被列为省、市、区三级重点项目。去年3月正式动工建设以来,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春节期间也没有停工,现已完成土建工程90%、大件设备吊装工程%、主装置设备安装85%,整体进度达85%以上,已投资达35亿元,预计将在今年10月份进行项目试投产。

“项目能在疫情期间克服困难‘逆势而上’,可以说政府、园区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百宏石化项目安全经理黄波介绍,“在项目投建伊始,园区管委会建立了常态化协调机制,园区挂钩领导、规建科经常与我司主动沟通对接,靠前服务,建立台账,精准发力,全力支持我司各项配套需求。”

建设期间园区先后共落实对接包括项目前期审批手续、大件运输路由建设、海上运输方案、KV电力专用线路、DN工业供水专管、污水专管、天然气专管、原料管廊、生活区用地、临时堆场等十个配套服务项目,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施工环境,确保疫情期间工作不落、力度不减、成效不俗。

百宏石化项目生产的产品主要是供给下游的聚酯和纺织行业,填补了这一物料本地采购的空白,也强化了园区芳烃的产业链。

秉承“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发展理念,近年来,泉港石化园区主动融入省市区发展大局,围绕联合石化“脱瓶颈”下游及其他深度延伸的石化产业链项目开展招商。引进包括百宏PTA、国乔DPH、联合石化EOEG、林德空分、凯美特气体、立亚特种陶瓷等多个优质项目,基本形成石化中下游配套产业,公共配套设施基本完备。园区结合周边市场需求,重点发展多元化烯烃、乙烯、丙烯、芳烃等产业链,对石化产业补链、延链、强链。特别是台湾国乔丙烯、百宏PTA等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泉港石化产业的新龙头,带动形成新的产业链。

问诊点穴解难题

今年3月,台湾国乔石化正式落户泉港石化工业园区,成立了泉州国亨化学有限公司,计划在泉港投资亿元新台币,新建万吨/年丙烷脱氢及90万吨/年聚丙烯项目,预计每年增加产值亿元以上,将带动形成总投资多亿元的“LPG—丙烯—环氧丙烷—聚醚”产业链。

得知情况后,泉港区税务局主动靠前服务,在企业涉税事项办理过程中,推行全流程对接服务,着力为企业办实事、解难事。了解到企业6月份需向境外支付专利许可费用万元,并作为扣缴义务人履行源泉扣缴责任后,该局石化行业专业服务队立即上门走访,结合减税降费优惠政策,对企业开展专题辅导解答,帮助财务人员熟悉电子税务局操作流程,顺利完成了纳税申报。

泉州国亨化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景福动情地说:“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税务人员的认真专业辅导,贴心服务,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在泉港这片热土投资的信心。”

在石化园区,天骄化工、百宏石化、中海油服新材料基地等公司建设正全速推进。园区强化“管家式”贴心服务,成立工作专班,每个企业安排一名园区领导和网格工作人员,协调解决企业在疫情防控、复工返岗、防控物资筹措、金融服务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园区时刻把服务客商、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摆在首要位置,不断丰富服务内涵,以“不拿企业分文的高效优质服务,给足企业面子的温馨体贴关怀”的“泉港态度”及“项目是我的”园区服务理念,为落地项目提供全程优质的代办服务,同时,通过“屏对屏沟通”“不见面审批”等方式打造良好营商环境,以优质服务加快项目工作进度。

引才育才筑高地

企业迈向高端化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而政策扶持尤为重要。今年,泉港区在全面对接上级人才政策的同时,拟定《泉港区高层次人才认定暂行规定》,将石化高校毕业生纳入第六、七层次人才认定标准,同步配套人才待遇,打通服务人才“最前一公里”。强化石油化工产业人才政策支持,着手制定《石化产业人才认定标准》,健全主导产业人才评价机制。突出急需紧缺导向,编制发布《泉港区—年度紧缺急需人才引进指导目录》,涉及石油化工、新能源等37个领域82个专业,为人才工作各职能部门精准引才提供指导性意见。一揽子政策效应的释放,对提升人才需求起到支撑作用。

“这些政策直达基层,直接惠企利民,可以说是精准滴灌。”泉港区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说。同时,该区积极开展探索“项目+人才”运作模式,依托泉港石化园区国乔项目平台,策划开展两岸人才创新交流与创业协作,促成台湾林云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等7所高校40名专家和区内企业达成技术合作,吸引南洋理工大学等高校5名化工新材料博士,以及石油化工、新材料专业硕士、本科毕业生余人落户泉港。

与此同时,泉港区聘请福建联合石化和福建湄洲湾氯碱公司6名高级工程师担任区政府发展顾问、福州大学泉港石化学院16名化工博士作为石化产业开发顾问,构建地校企互动、产学研融合新格局。并实施紧缺专业人才“定制培养”,建立石化基础人才储备库,遴选对接名本科以上学历在校生与联合石化、中化公司等大型石化企业签订定向培养协议,打通地方企业与高校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渠道。

石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中高级的管理、技术型人才,熟练技工也必不可少。泉港石化园区一方面支持企业与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福师大研究院等高校对接,借助其科研团队力量,为企业技术改造、产品更新提供技术支撑,并积极参与专业标准制定;一方面针对目前化工熟练技工短缺问题,积极争取恢复泉港职业技术学校,借助现有福大化工学院及福师大化工研究院师资力量,加大投入,创立适应石化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平台。同时,争取在全市中高专、高等院校招生的过程中,给予化工相关专业的支持与倾斜,为企业定向培育相关专业的技工人才,解决企业的一线人才需求问题。

(泉州晚报记者刘泽阳林亚平林小宇)

1
查看完整版本: 畅通石化产业循环,促泉港高质量发展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