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将一座城市比作一个人,那么纵横交错的道路,犹如人体的“血管”。从“东西两座塔,南北一条街”,到如今拥有主次干道近90条,形成田字形城市路网,55岁的张绍松作为一名老“养路”人,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整座泉州城道路设施发生的极大变化。市政道路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它跟随城市化的脚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可以说,城市道路40年的发展历程,就是泉州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它直观地呈现泉州这座城市品位的提升和人居环境的改善。
■东南早报记者林福龙通讯员陶崇熙何军文\图
黏脚柏油路说再见水泥路面“大行其道”
张绍松上世纪80年代初进入市政部门,一直从事城市道路管养工作。近40年的风吹日晒,他从青葱小伙,变成一名资深沉稳的老市政人。
“平坦整洁的路面取代之前的坑坑洼洼,马路变长变宽了,设施升级更到位,精细化管理下的城市道路,越来越漂亮了!”谈起改革开放40年来泉州城道路的变迁,张绍松深有感触。他说,市区道路原来大都是柏油路面,例如温陵路、新华路等,还有不少石板路,比如中山路、西街等。“一到夏天,人走在柏油路上,会有黏脚的感觉!”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城市东扩,道路建设也开始发力,“最典型就是温陵路,俗称‘东大路’的降坡工程”。他回忆说,温陵路作为过境道路,在释雅山公园位置有一处陡坡,人称“民生坡”,“当年道路改造时,挖土降坡,足足降了七八米的落差,才形成如今温陵路的地貌”。
之后,丰泽街、泉秀街、田安路等也逐步推进路面水泥化改造。“这个时期,我们管养的市政道路逐渐往东扩,里程也越来越多。”
曾经的东街如今已经大变样(黄金良/摄)
田字路网四通八达“立体交通”随处可见
年以后,中心城区骨架迅速拉大,新建了泉秀街、田安路、刺桐路等主干道,逐步形成5纵6横加环城路的主干路网。
“市政设施的显著变化,就是‘路变平了、灯变亮了、水变清了、沟变通了’。”张绍松特别强调,进入21世纪,随着城区面积扩大、城市人口增加,“立体交通”概念也随之引入,“坪山路高架桥、几座下穿通道,以及不少跨街而过的人行天桥,出现在闹市街头,承担着交通分流的重任”。
年承办第六届全国农运会,泉州市区开始启动城市主干道沥青化改造,第1条沥清化道路是市区庄府巷经九一街、丰泽街至大坪山段。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多年的持续改造,中心市区主干道沥青化率目前已达到65.35%。
如今,中心城市发展从沿江向环湾推进,新增、改造市政道路上百公里,市级管养主次干道增至89条(段),基本形成中心城区田字形路网和城东、东海、北峰三大片区的市政路网格局。
远程监控智能管理内河整治“消灭”内涝
“从道路排水系统的升级,到内沟河的整治改造,彻底改变了泉州城逢雨必涝的窘境!”张绍松说,市区江河湖渠水系纵横,但因大部分为土沟,高低不平,沟墙不整,抗洪能力差,排水不畅,加之市民随意向河沟倾倒垃圾。长期以来,枯水期时内沟河蚊虫滋生、臭气扑鼻,汛期中心城区逢雨必涝,金山、西郊等地势低洼的街区尤为严重。
年,市政府开展内沟河“百日大会战”,对内沟河进行全面整治,并建立定期清淤的长效机制。与此同时,西北洋、浦西、城东滞洪区相继建成,市区排洪排涝工程和晋江岸线的整治持续推进,城市内涝积水点改造、内沟河截污和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逐年实施,如今中心城区大范围内涝的现象已基本消失。
“智能化水平提高,是道路精细化管理的直接体现!”他说,以前市政设施信息,主要以老职工凭印象口述或巡查记录,手写统计资料为主,资料不齐,查找不便。年以来,泉州先后建立了城市照明监控系统平台、夜景照明集中监控系统、城市桥梁管理信息系统、内沟河水闸视频监控自动化及水位监控系统等,“真正实现了市政设施智能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温陵路进行降坡改造工程,才形成了现在的地貌。
我眼中的改革开放
不少市民说,这些年来城市变得更干净、更有序、更漂亮了,这是对我们最大的赞赏。对于市政人来说,改革开放40年,我感受到四个方面的变化:市政设施建设从零敲碎打到统筹规划建设的转变;城市管理方式从粗放型到精细化的转变;城市管理手段从人工操作到信息化、智能化的转变;城市管理格局从政府单一管理到市民公众参与的转变。
用一个不是很恰当的比喻,40年来市政发展历程,就像从胶卷到数码相机、从模拟信号到智能手机的升级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是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和持续创新的过程。市政事业的发展变迁投射到每个人、每个家庭,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一点相信不少人有同感。
——张绍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