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试卷结构稳定,试题模块依次是现代文阅读(信息性阅读、文学类阅读)、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和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但试题模块的题型较以往高考还是有些不同,特别是在语言文字运用的题型上有所创新。”*霞兰老师表示,语言文字运用的题型设置在两个文段中,涉及了衔接、补写、修辞、提取关键信息等的考查,考点覆盖程度高,突出情境意识,也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文学性文本阅读中的《国文教员》首次将文学类文本与短论述类文本结合,构成多材料式考查模式,这种文本呈现形式体现了落实新课标群文阅读理念,考查内容体现多面性和交融性特征。
除了语言文字运用模块与文学性文本阅读的创新外,试卷的“变”还体现在小说文本的选择与作文考查的方向上。潘志坚老师说:“命题组有意模糊小说的文体特征,选择散文化小说。作文也有了变化,不再考查应用性写作,‘任务驱动’的概念也有所弱化,且淡化了审题立意,介于‘新材料作文’与‘任务型作文’之间。其他变化,如问题设计,指向性更明确,考查越具体;如现代文阅读Ⅰ考查论证手法、小说考查细节和情感氛围。另外,阅读量减少,在真正高考时阅读量可能还会增加,因此提高阅读和答题速度,规范答题,这也是要常抓不懈的。”
在潘志坚老师看来,试卷内容紧贴时代的特点也很明显,其中现代文阅读中的“人工智能”,既是考生熟悉且喜闻乐见的材料,又能引导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