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晚报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漫步小巷舟楫相望,水门关
TUhjnbcbe - 2021/4/24 23:38:00
白癜风的预防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水门巷起于中山南路,西至竹街,斜通伍堡街,是泉州有名的巷子。

巷虽小,却写满历史。元朝时,泉州地方长官楔玉立扩城,在此设立南薰门,即七大古城门之一的“水门”,小巷因此得名。千年前的水门仿若水乡,舟楫往来,络绎不绝,远渡重洋而来的“蕃人”,驾一叶轻舟,从破腹沟外划入水门关口,到岸上的“古海关”市舶司报关,商贸往来由此开始。

巷虽窄,却商贸繁华。清代,铸造铁锅的“鼎寮”藏身巷尾,满面烟火色的工人,在炉火升腾中,造出一口口好锅,销往全国;新中国成立初期,竹梯是居家必备良品,有人瞄准商机,买来竹子自制竹梯,很快销售一空,效仿之人逐渐增多后,这里便成为“竹器巷”;沿着四通八达的水路,一船船来自安永德的竹子和杉木漂运而来,辗转集中到城南交易,这里是杉行业交易基地。

巷虽短,却美食众多。巷口的炸枣、巷中的面线糊、巷尾的炸果,小巷汇聚了众多泉州名小吃。每到冬季,闽南人习惯“补冬”,狗肉、羊肉、鹅肉香气四溢,小巷慢慢衍变成“补冬巷”。

巷虽老,却信仰鲜活。观音宫里奉祀着观音;三义庙里供奉着刘备、关羽和张飞;水仙宫里敬拜的是玄天上帝、真武大帝及田都元帅。宫庙里袅袅香火,诠释了泉州这座信仰混搭之城的多元包容。

??阿凡达绘

水门社区

跨渠连巷小桥流水

咱厝“水上威尼斯”

古泉州城,水系发达,唐代子城、罗城遗留下来的壕沟、池塘,经过宋元时期疏浚开拓,逐渐连接成为排水渠道,大小沟渠遍布市区。这些纵横交错的八卦沟渠上方,大多建有石桥,一个就有三座古石桥。

桥边红砖古厝错落

桥上鹊鸟结伴嬉戏

行至竹街尽头,一座名为“鹊鸟桥”的石桥,横亘于八卦沟之上。石桥规模小巧,桥面稍显狭窄,由水泥石板铺设而成。古桥两侧,则建有由灰砖垒砌而成的低矮护墙。桥畔两侧分布着错落有致的房屋,是典型的红砖古厝闽南建筑。远远望去,犹如悬空漂浮于水面上,颇有几分“水上威尼斯”的韵味。

??“鹊鸟桥”两侧分布着错落有致的房屋

在“鹊鸟桥”下方,有一条浅浅的水沟。据有关史料记载,旧时,这座桥上经常有成群结队的鹊鸟,停歇在此处嬉戏玩乐,因而被附近的居民称为“鹊鸟桥”。

而在宋元时期,这条水沟还曾是连接泉州、晋江两地的重要商船货运水道,经常能够看到外商用小船将货物沿水沟运到市舶司,河上过往船只频繁,十分热闹。

通籴桥买卖大米

“七板桥”难觅踪迹

距离鹊鸟桥不远,有一座稍微大点的古桥,桥名“通籴(dí)”。桥下的旧石板埠头,是泉州旧时货物交易、买卖大米的地方。如今埠头被铁栏杆封住,通籴桥也被水泥加固,更多成了往来居民通行的要道。

??通籴桥下的旧石板埠头

绕行水门社区,还有一段宽约6米、长4米多的水泥路面。如果不是底下河水流过,可能很难想象这曾是一座古老的石板桥——兴桥。

“大家平时都叫它‘七板桥’”,巷中一位阿姨说,上世纪80年代,桥还是最原始的石板桥,有七条石板并排铺起来。上世纪90年代,石板桥被铺上水泥又拓宽,就与普通的路面别无二致了。

??曾经的石板桥已与普通路面别无二致

水沟巷2号

市舶司遗址水仙宫

“水门老人”静默守护

绕过竹街,沿着八卦沟向前,一堵粉墙一方旧碑静立在古巷尽头。这是远近有名的水仙宫的外墙,这座水木石结构的古寺庙,整体沿袭了传统闽南古建筑风格,宫殿由前后两殿、东大厅、石埕等组成,面积近平方米。

??远近有名的水仙宫外墙

水仙宫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北宋元祐年间,这里曾矗立着掌管海上贸易的泉州市舶司。到明成化八年,由于市舶司迁往福州,部分遗址被改建成宫庙,宫内供奉玄天上帝、真武大帝及田都元帅等。民国以来,水仙宫被占用,成为南薰小学的校舍,学校后易名花桥小学、水门小学。

??水仙宫历史源远流长

今年82岁的吴秀满,她家离水仙宫仅米,她的小学生涯就是在水门小学度过的。那时候,她经常看到小小的舢板船,从附近三堡渡头的破腹沟外,划入水门巷的水关口,穿过小学校舍,船上渔夫推杆,载着一袋袋海蛎壳或果蔬而来。

“古城原有7个城门、7个水关,水门水关就在此地。这里曾经舟来人往,八卦沟连通大海,古代蕃人商船外舶在港口,再换小船沿这水路,到市舶司缴税清关。”吴秀满幼时的印象中,这里留存了太多关于泉州海丝的记忆。

上世纪90年代末,退休的吴秀满搬回水门,水门小学建了新址,搬出了水仙宫。眼看着见证泉州海丝繁华的市舶司荒废,老人家心疼不已。于是,3年,她和社区7位年已古稀的老人协商,成立了“市舶司保护小组”,从此开始了义务保护、宣传“古海关”遗址之路。

5年,老人们发动社会人士捐款,修复部分遗址建筑,并设置了市舶司纪念室;7年,纪念室在暴雨中坍塌,保护小组经过三年多的集资、筹备和重修,于年正式开放泉州市舶司文史纪念室,里面陈列着图片和文字资料,供人阅读。

十几年来,这支队伍壮大到如今的14人,大伙平均年龄70来岁。

??吴秀满数十年来默默守护泉州“古海关”遗址

纪念室的桌上有一本十几年的留言簿,日本、美国、缅甸等多国文史研究者都踏访过这里,国内外专家们在留言簿里,盛赞老人们的义举。

如今的水仙宫是市级文保单位,在袅袅香火中,它不仅是一座古宫庙,还是全国唯一存留的古海关遗址,见证着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书写着泉州古代海外交通贸易的兴盛。

竹街6号

留存泉州唯一三义庙

涂门街关帝庙关帝分炉于此

位于泉州南薰门遗址处的泉州三义庙,是一座供奉关帝的宫庙。有别于其他关帝庙,这座始建于明朝的庙宇,供奉着“桃园三结义”的关羽、刘备和张飞。

相传洪武二十年(年),明太祖朱元璋崇信关羽,命江夏侯周德兴入关整顿海防,修建卫所城时,泉州七座城门皆须建庙供奉关帝。彼时,三义庙正对着南薰门,俗称南薰三义庙,后来才正式更名为泉州三义庙,是泉州现在唯一一座保存下来的三义庙,涂门街关岳庙中所供奉的关帝,便是从此分炉过去的。

??供奉着“桃园三结义”兄弟的泉州三义庙

穿过水门巷,向右拐到竹街,便可寻得三义庙庙址,大门前还立着“南薰门遗址”的碑记。历经风雨,三义庙于年“重光”后,香火便日趋旺盛,当地信众成立了三义庙管委会,由7位退休老人志愿管理。

据三义庙管委会负责人沈天送介绍,目前整座宫庙占地面积多平方米,为上下二层结构,庙内原来有乾隆皇帝御赠匾额“乾坤正气”,道光御史陈庆镛书匾“德昭圣武”,以及宋朱熹所书“正气”匾,现皆重新安置。

??乾隆皇帝御赠匾额

水门巷12号

竹器店请进佛像

清代观音庙现真身

一个不起眼的竹器店,年7月某晚,店里突然迎进一尊观音佛像,以此揭开了小店的历史密码。

原来,水门巷12号竹器店从清朝顺治年间起就是观音宫。“文革”后,观音宫被毁,观音佛像被请至附近的三义庙。最后,在泉郡三义庙董事会成员协助下,年农历六月十八,观音佛像被迎进了店里。

??观音宫曾“隐身”为一家不起眼的竹器店

两个月后,观音宫重建施工时,出土一方清光绪石碑。石碑上,91个商号留名年,碑上还刻有当初为重建庙宇,各商号及个人的捐款款项。泉州考古专家认为,碑上所刻商号,极有可能是当时与台湾有商业往来的行郊商号。

据考证,清朝时期,台湾鹿港有多个行郊商号,其中大部分与泉州行郊商号有生意往来。行郊商号盛行的一两百年,泉州水门巷繁盛一时。清光绪年间,恰是行郊商号发展的鼎盛时期,时有商号出资捐建寺庙,这与碑上的商号和个人捐款相互印证。

水门巷32号

祖上数代开杉行

百年古厝今犹存

穿过一片市井喧闹,从水门巷中段一处窄小门洞往北直行二三十米,沿途出砖入石高墙,别致而充满闽南味道,不远处一座具有百年历史、至今保存完好的三护厝古宅,令人眼前一亮,这就是祖上几代在水门巷一带经营木材生意的陈家老宅,也是城南史上繁盛贸易的一个缩影。

几代人传承杉行

上等木料兴建古厝

地处城南的水门巷,从古代开始就是泉州重要的物质集散门户。在早期陆路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安永德和闽西闽北等山区特产,比如竹子、杉木、陶瓷等,通过水路运输,辗转到城南附近交易。而陈家祖上几代人,均在水门巷开杉行。

??陈家百年古厝至今仍保存得很好

86岁高龄的赖传治,一辈子生活在城南。18岁那年,她坐一顶花轿,嫁入陈宅,“娘家也做木材生意,算是门当户对吧。”

嫁入陈家后,赖传治听公婆说过,陈家祖上几代经营木材生意,规模挺大,“到了清末民初,在水门购置地产,建造这座房子,占地一亩多。”她介绍,建房子时均选用上等木材,“这座房子已有百年历史,至今仍保存完好。”

起厝银元藏古井

时局变幻成往事

据介绍,通过水路,从安永德顺流而下的竹筏、木排停泊于伍堡方向。赖阿婆回忆,她小时候,还经常到码头上去剥杉木皮用于家里烧柴。由于伍堡一直以来都是竹木材汇集地,泉州城的木行、竹行、竹器行,多集中于伍堡、竹街、水门巷一带。时至今日,伍堡仍以木料市场见长,“这也是对历史上贸易传统的一种延续和发展。”

“我爷爷那辈人,陈家在水门街头还有好几间店面,放置木材的仓库也很大。”陈生财是陈家后人,至今仍住在老宅的他,谈起祖上经营木材的前尘往事,似历历在目。

他说,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家里有点积蓄,准备再建一座大厝,“水泥、钢筋都买好了,地也选定。”但后来社会形势突变,土地被征用,原本准备用来建房子的银元也被挖了出来。“听说那些银元装在一个陶罐,藏在一口古井里,后来被打捞出来一起捐献出去了。”

水沟巷4号

清代铸锅“鼎寮”

好锅自此销往全国

水沟巷深处,有一排略显陈旧的住宅楼,这里曾是清代至新中国成立初期,泉州有名的“鼎寮”。闽南方言里,“鼎”指家用铁锅,“鼎寮”即铸造铁锅之处。遥想当年,一个个依古法造好的铁锅,从这里销往全国多地,远至东南亚。

“从兴桥一路往南,到水仙宫正前方西面,都是鼎寮的范围。”泉州考古学者刘志成出生于年,孩提时的他,在马坂巷刘氏古厝家中,一到夜间,抬头可见不远处的鼎寮和鼎寮上空的冲天火光。

??这里曾是泉州有名的“鼎寮”,随着时光流逝,如今已荒芜废弃

“工人们铸模技术高,用耐火土加入剑麻等,高温煅烧,拓制锅模……”时至今日,刘志成依然记得,工人们满面烟火色,在炉火升腾中各司其职,井然有序。他们从铁水的熔烧到锅刀锻磨、模型拓制、成品出具,都是手工完成。

这是一项重体力的技巧活儿。上千摄氏度的铁水,在耐火石中间翻滚,咕咚咕咚不时鼓起水泡,铸锅师傅用特制的容器,将铁水倒进锅模,再压制、取锅、冷却、去糙,一口锅就铸成了……高炉里火越烧越旺,映红了整个鼎寮;飞溅出的铁水,像星光般闪耀。热火朝天的劳动画面,让人仿佛忘记了汩汩流淌的汗水。

不只是铁锅,弧形犁耙、三角形犁耙,也是鼎寮产的物品。在清朝中后期及往后的漫长岁月,鼎寮出品的铁锅,因其质优价美,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多地。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鼎寮才逐渐废弃,原址崛起一栋栋楼宇,铸锅厂里飞溅的火树银花,从此退出生活的舞台。

逛吃百米“舌尖”路

一巷古早味

窄窄的水门巷,连排的店铺,熙攘的行人,穿梭的车辆,这一切都让小巷热闹非凡。

巷中美食众多。巷口有石花膏、“拳头母”、扁食;巷中有面线糊、崇武鱼卷、菜粿;巷尾“炸枣”、醋肉、鱼丸……各种小吃挑逗你的味蕾。巷中槐花树下有个小集市,早上可以买新鲜蔬菜,还有阿伯阿婆挑担卖的土鸡、土鸭。

??水门巷就是“吃货的天堂”

闽南人注重保健养生,天气转凉后,“进补”行动便开始了,在街上来碗热补汤的情景颇为兴盛,小巷成为有名的“狗肉巷”。泉州民间喜欢吃番鸭、狗肉、羊肉、鹅肉来“进补”,每逢“补冬”时节,巷子里总是挤满人,锅里的狗肉、羊肉加入八角、桂皮、花椒、辣椒,香气四溢。

来源:泉州晚报泉州文旅

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漫步小巷舟楫相望,水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