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魁美古渡口,如今已成现代新城镇。
毗邻清水岩景区的蓬莱镇美滨村,西溪从村子里流过,岸边是卵形溪石砌就而成的渡口和溪廊,这里就是延绵了多年的魁美古渡口。早在宋元期间,魁美古渡就是安溪北线地区的贸易和交通枢纽,将安溪的茶叶、陶瓷运送出去,可谓海上丝绸之路的延伸线。
古渡至今保存完整何时建成无人知晓
魁美古渡位于蓬莱溪与晋江西溪的交汇处上游,是晋江西溪流经金谷到蓬莱美滨河段的渡口。顺着美滨村古街里的一条石阶拾级而下,就能看到晋江西溪潺潺流去。在溪边,有约米长的魁美渡口和溪廊。渡口全部由鹅卵石铺砌而成,最宽的地方有二十多米。随着水流日复一日地冲刷,鹅卵石都已被磨得光滑。
溪岸边,由十几棵老榕、古枫树组成的榕树群蔚为壮观。据说渡口两岸共有18株榕树,如18位罗汉把守防洪堤岸,美其名曰“十八罗汉古榕”,是美滨村的一大景观,可惜近年来死掉了几棵。古榕形成了一道天然的浓荫蔽日的屏障,是夏日乘凉的好去处。 古渡岸上的滨榕馆,“滨水双溪双夜月,榕村古渡古街衢”这一对联形象描述了古渡月夜的美妙景观,以及古渡、古街的兴盛发达。
而说起魁美古渡是何时建设的,村里的老人们也不知晓。魁美古渡历史悠久,虽然准确的建造时间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至少从宋、元时期就开始使用了,有多年的历史。
古渡岸边祀奉“普渡公”的石龛
输送茶叶、瓷器古渡口曾盛极一时
据介绍,从地理上来看,穿过渡口向东而去的晋江西溪,发源于安溪桃舟乡,流经永春、安溪、南安,至丰州与晋江东溪汇合,流入晋江干流,最终流入泉州湾,是水上的交通要道。魁美古渡水流较缓,适合泊船,其所处的位置,“可以说是蓬莱的‘窗口’,扼蓬莱的‘门户’。”正因为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历史上的魁美渡口,樯帆云集,商船川流不息,货物往来十分频繁。
据介绍,早在宋、元、明、清、民国时期,承担安溪北线乡镇客、货运输的帆船,不能通过当时还未凿开的伽楠险滩,只能到魁美渡口上下客人、装卸货物,魁美渡口也盛极一时。据《蓬莱刘氏族谱》记载,安溪北线的商贾,把当地的土特产品如瓷器、竹木器、茶叶等,靠肩挑到魁美下船,转运至世界各地,而从外地运来的货物亦经魁美以至各地。凡船只往来,货运装卸都须通过魁美古渡渡口把关,因此又有“魁美海关”的美誉。
安溪盛产的陶瓷、茶叶都是经由魁美古渡到达泉州港,再由“海上陶瓷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运往世界各地,从而畅销海外、享誉盛名的。除此之外,蓬莱明、清时代华侨建筑使用的泉州石砻石雕、海外瓷砖,都是经刺桐港运抵魁美渡。魁美商街上还有一邮*代办所,曾经是由一位被称为‘山婶’的老太负责接收海外侨信并由专人再转送到彭圩的。据介绍,古街商业繁荣,外地商民也陆续徙居该地。直至今日,魁美村一带仍是多姓居住之地,有刘、李、陈、林、孙、吴、王、苏、许、殷、赵、白、谢等13个姓氏居民。
古榕树陪伴古渡走过不知多少岁月
见证“海丝”文化望渡口重现辉煌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彭亭大桥的通车和公路的逐渐建成,货物运输和人们的出行有了更多更快捷方便的选择,盛极一时的魁美渡口也逐渐被弃用。如今的魁美渡口,已经不再作为一个重要的交通运输节点。美滨村的少壮劳动力,已经不再以码头为生,多数人出门在外奔波。
但荒废的魁美古渡仍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北京大学教授、国际文化旅游专家、国家丝绸之路旅游总体规划常务副组长乔然来到安溪参观考查时曾表示:“刺桐大港是海上丝绸之路始发古海港,而安溪是古港之根。魁美古渡曾是安溪北线地区的贸易和交通枢纽,见证着泉州的‘海丝’文化。”
渡口的繁荣带动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魁美成了当时土特产和外地商品的集散地。放眼滨榕馆前的魁美商街,一排两层老式砖木结构房屋,鳞次栉比的挑楼,临街的“通路柜”商铺林立,魁美街道当年的繁华与辉煌由此可见一斑。
据《蓬莱刘氏族谱》记载,除魁美商街外,因魁美大溪(蓝溪)的薄底船,可通至鹤前美山湾,故早前在蓬莱中部山麓下的一个小集市——*湖市,也因此迁至美山湾顶码头角的木豪子林。之后因洪水为患,再迁至彭格岭下,至前清,才迁至彭圩。
如今魁美古渡周边,仍保存着完整的古码头商业结构,船坞、货场、古街一应俱全,依稀可见当年商业繁荣的景象。
魁美古渡迄今为止,是整个晋江保存较完整的古渡口,具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渡口的荒废,望着潺潺流动的溪水,真心希望魁美古渡能再现辉煌。
经历沧桑岁月,渡口的溪石已被磨得光滑。
古寺遗址见证文化交流
-
古时,魁美古渡兴起,不仅带动了经贸往来,也促进了宗教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毗邻魁美古渡,不到百米之距,有一处承天寺遗址和口口相传的官仓地名。历经千余载风云变幻,承天寺遗址如今只存一方空地,周围民居林立。
-
康熙版《安溪县志》记载:“承天寺寄庄崇善里,原额田地山三十三倾五十一亩零。受官民米共一百七十九石二斗。”泉州承天寺的史料也有记载,“承天寺鼎盛时期,田产千顷,僧众多人。”这么多的僧人食用的口粮,在当时的条件下,最好、最方便的运输方式就是水运。由于有魁美古渡的水运便利,可以保证当地生产的粮食由魁美渡装船起运到泉州刺桐港,就近搬运到承天寺。
-
官仓则是收储承天寺寄庄于崇善里魁美保的山田地所收获的粮食,也因曾派御使来监察,而得名“官仓”。这里还有一条古圳,名叫“承天圳”。据村里的老人讲,当年,承天寺为解决在魁美保彭亭所购置的大片农田的灌溉需要,就在金谷镇金东村的翰墨山,地名大蔗(音)头(高达30多米)处引水开圳,建成一条起自金东村大蔗头,经翰墨、土桥、东坑、尖石直至美滨彭亭角落的承天圳,全长约6公里。这承天圳源头的自然石坝和圳道尚存。
-
清水祖师每年迎春习俗,必在魁美承天寺旧址设“大敬”,由头人、都会、春官等先向承天寺敬奉的伽蓝菩萨朝拜敬奉香礼,鸣放铳枪的古例,也证明魁美承天寺是早于清水岩(年)之前所建。魁美古渡口遗址承载着许多历史的记忆,印证了丝绸之路曾有过的辉煌。
来源:安溪小城事综合泉州晚报、东南网、最安溪等整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