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在农村,每临年终岁尾,大队小队的场屋里,噼里啪啦的算盘声响成一片。那里承载着丰收的喜悦和一年劳动的收获。在年少的我看来,那是一曲最动听的音乐。番然三十年已过,断然致仕,于退休之余,建平台,办微刊,发散文,出年选,做些读书、写书、编书的活计,埋头时春风不寒,抬眼望细雨绵绵。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正如《论语·先进》中所载:“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心若止水,飘如浮萍,白云出岫,东游西荡,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与书为友,与大自然对话,心境澄明,而不知老之将至。
蓦然回首,伴随着胶东半岛经济一体化的铿锵足音,胶东散文也走过了她五年多的自发创办历程。从《风自胶东来》《一山放过一山拦》再到《半岛的跃动》,从《胶东散文年选()》的发端再到《胶东作家亲情散文选》的横空出世。五年,五部胶东散文年选,五部散文经典,已然说明了一切。今天荟萃胶东六百多位作者的精华选萃《胶东散文十二家》,带着她五年前出发的不变的本心,和泥土般质朴之风,又一次将文字拣拾,接受岁月的检阅。这是胶东散文年选的又一次推举,更是胶东散文作家作品经典化的一场思想的盛宴。
散文贴近人性,记录人生。中国散文从先秦诸子散文一路走来,穿越唐宋明清,植根中华大地,独树一帜,散枝开叶。五四以降,“人的文学”让散文从古代散文“文以载道”的路途和贵族视角的写作,回归到了个性解放和人的境地。这是散文的大道,也是散文的进步,其中也包含着“五四”精神和周作人先生的首倡之功。同时,散文作为一种纪实性很强的一种文体,这是它同小说、诗歌、戏剧相区别的本质。因为有了散文的存在,我们人类才能更好地记录过去和未来,这也让大众写作成为一种可能。我们所谓的活着除了医学意义上的脉搏的感知跳动,和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