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晚报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两座ldquo老城rdquo的文
TUhjnbcbe - 2022/5/13 15:21:00

12月2日,作为“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的专题活动之一,泉州市委宣传部与广州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岭南文化与闽南文化:广州对话泉州”活动在广州市举行。

作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泉州与广州都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枢纽城市,都是全国著名侨乡,是极其相似且充满活力和魅力的两座“老城”。论坛上,围绕“岭南文化与闽南文化”话题,泉穗双城嘉宾代表就遗产保护、城市宣传、文化产业等方面展开了深度对话。

为促进泉州、广州两地宣传文化合作,叠加形成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峡西岸文化高地和宣传倍增效应,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会上,双方签订了《广州泉州宣传文化合作框架协议》,将在城市宣传、影视产业、文旅开发等领域深度交流合作,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新形象、激活文旅融合新业态、促进文化发展新繁荣。

这是双方立足各自优势开展的一次精诚合作,也是加强城市宣传推介,引领文化事业产业蓬勃发展,推动“老城区”焕发“新活力”的重要决策举措。未来,双方将在此次合作的基础上,延伸拓展经济、社会等方面协作,寻找合作新商机,开创共赢新局面,实现更多发展成果共建共享。

01

两城文化领域大咖对话

闽南文化和岭南文化具有亲缘性

签约之后的对话环节,来自泉穗两地的学者、专家、作家,开启了一场从历史到现实的对话。

在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董上德看来,广州和泉州拥有共同的文化积淀,文化结构有相似的地方,都是内源性文化和外源性文化多元结合在一起的城市,岭南文化和闽南文化也有不可忽视的亲缘关系。“广州跟泉州的对话是同频共振的。”他说。

“泉州多元文化融合,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有一个集中的体现。”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馆长丁毓玲说,从泉州的一块石刻就能读到“多元融合”的故事。她以“刺桐十字架”石刻举例,一块石碑上刻有十字架、莲花、华盖、尖拱顶等元素,至少是四种文化的融合。

“博物馆的文物和现存的建筑,能够诠释岭南文化的包容性和多元性。”广州博物馆馆长吴凌云举例,在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出土的文物中,来自古波斯的银盒、产自西亚或红海的珍贵乳香、出土但因碎掉无法展出的五根原支非洲象牙、具有典型西方特色的焊珠金花泡等等,都是多年前广州面向海洋,成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重要佐证。

城市文化结构内源和外源的融合,也对市民产生着影响。在参加“广州对话泉州”活动前,作家蔡崇达发了一条朋友圈:我特别激动,我的家乡要和我的家乡对话了。

蔡崇达出生在闽南的泉州,但是“年少成名”却是在岭南的广州。“可以说,我的内源是泉州,我的外源是广州。”蔡崇达说。

02

探索新的表现形式

讲好中国文化故事

在“读懂中国”的会议上,讲好中国故事是重要的话题。如何讲好闽南文化和岭南文化的故事?泉州和广州都在不停地探索和尝试。

今年,泉州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泉州向世界讲述了怎样的故事呢?“整个城市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案例,确实很少。”泉州市文广旅局局长、古城办副主任李伯群介绍,泉州对整个交通体系、制度体系、精神信仰体系都保护得非常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次到泉州考察,都很肯定泉州的保护工作。

保护好文化遗产是讲好故事的基础。丁毓玲参与了泉州申遗的全过程,“申遗的过程,也是我们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过程”。她举例,六胜塔是古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第一座航标灯塔,但西方学者会提出疑问:作为航标体系,六胜塔的灯泡在哪里?“西方学者是以近代西方的标准,看待宋元时期的航标。我们会带他到海上航行,从海上来看这个航标。”丁毓玲说,对方到海上一看就明白了,真的是远远就能看到醒目的航标。

讲好岭南文化的故事,广州也有新的尝试。董上德举例,最近结束的曾小敏粤剧艺术全国巡演,走了全国很多个地方,在疫情的影响下,还能推动全国巡演,很不容易。吴凌云则表示,广州博物馆拥有13万件文物,未来希望可以和泉州加强交流,通过文物讲述好中国故事。

泉州和台湾同属闽南文化圈,广州和港澳同属岭南文化圈。“我们在讲‘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只有弄懂了我们从哪里来,才能明白我们要到哪里去。”董上德认为,岭南文化和闽南文化都是中原文化的碎片,“我觉得我们的未来指向就是祖国统一,文化认同对中华民族的复兴至关重要。”

综合来源:泉州晚报广州新闻发布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两座ldquo老城rdquo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