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晚报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寻梅刊发于泉州晚报
TUhjnbcbe - 2022/6/19 15:19:00
《寻梅》在好友的朋友圈里看到梅花开放的信息,我便带着孩子去一探究竟。在此之前,我曾多次去游览,但从来没有觉察到园区内种有梅树。进入腊月后,闽南的天气渐渐有了些许的寒意,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绽放至今。穿过山门,我们沿着石阶,进入园区。园内各种树木葱茏繁茂。高大的树木之间,偶尔有鸟雀的鸣叫,让掩映在山林之下的寺庙更显幽静。刚进入园区,女儿便四下寻觅,急着一睹梅花的芳容。“在这儿,这里有梅花”,听到女儿兴奋的呼叫,我们一同向石径右侧的绿圃内看去,果然看到几株藏在绿植后面含苞待放的梅花。远远望去,这几株梅花细长的枝条上长出小小的花苞。在部分枝条的上面,盛开的花朵,透着淡淡的白色,不仔细观看,真的难以发现。走近观看,这些花朵有的也只有纽扣般大小,层层的花瓣,由外到内,由白色渐变为粉红色。徜徉间,一股幽幽的,淡淡的花香迎面而来,这种似有似无,在空气中荡漾的清香,给人一种难以琢磨,却沁人心脾的奇妙感觉。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句诗用来形容梅花,真是恰如其分!“快来看呀,这里的梅花开得更多!”女儿的呼喊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应声望去,在那石栏之下,数十株梅花,映着午后的阳光,开得正盛。这些盛开的梅花,如同洁白的雪花栖落在梅枝之上。在花枝之间,繁忙的蜜蜂不停地飞舞穿梭,发出嗡嗡的声响。这里的梅花,在红墙的映衬之下,更显圣洁而美丽。每一个游客来到此处,都连连称奇,驻足看花,拍照留影。自将孤石比坚性,不与众木争芳姿。梅花以其凌寒傲霜、坚贞顽强的品性,成为中国古代常见的审美意象。诗人不吝笔墨,反复吟咏;画家穷尽丹青,竞相描摹。所以,文人与梅,建立起了一种独特的关系。梅花因为文人,而不再是一朵朵简单的花,文人因为梅花,而寻觅到更加雅致而洒脱的人生。来到这,看到梅花,想到文人,不由得让我想到曾到草庵寺居住养病的弘一法师。弘一法师曾写过他到惠安净峰寺去住,但后来忽然生了一场大病,所以就搬到草庵养病。那回大病,对他来说是大纪念,因为在草庵住的一个多月里,摆在病床上的钟,是以草庵的钟为标准的。而草庵的钟,总比一般的钟要慢半点。在这慢半点的“草庵钟”上,法师感到了“德薄业重”。我无法知道,那时的草庵,是否也植有梅花,是否有幽幽的梅香助他养病去疾,但他却为草庵留下了“万石梅峰”的题字,留下了“草积不除,时觉眼前生意满;庵门常掩,毋忘世上苦人多”的楹联。花开花落,人来人去,但愿每一个寻梅、赏梅的游客,都能寻找到心中那份期待的美丽。《泉州晚报》电子版
1
查看完整版本: 寻梅刊发于泉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