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广告)
百年变迁,翻天覆地!在中国共产*的领导下,我国民生领域变化之巨、提升之快前所未有。连日来,我们采访了8位从75岁到93岁的泉州老人,他们是民生巨变的见证者,是亲历时代变迁的“世纪老人”,他们用跨时代的生活经历,讲述发生在泉州百姓衣、食、住、行、医疗、教育等各方面的极大改变。
衣
当年婚服都打着补丁现在新衣根本穿不完
87岁的王金器老家在安溪县西坪镇。“相比以前,现在的物资太丰富了,就说身上穿的衣服,衣柜里放得满满的,根本穿不完。”王金器回忆说,他小时候穿过用土办法染色的布做的衣服,“买来只有白布,用烟囱、灶台、大鼎上刮下来的灰去染色。”他结婚时穿的衣服,膝盖和屁股位置都有很大的补丁,不是因为裤子破了,而是这两个位置最容易磨破,于是就在里面多补一层布,起到保护作用。“我有2个儿子3个女儿,那时大的才有机会穿新衣服,小的都是穿哥哥姐姐穿过的,缝缝补补,一个传一个。”
上世纪80年代,人们用缝纫机做衣服
“一年下来没有一件新衣服,而同一件衣服,几乎所有的兄弟都穿过。”93岁的王尚方老家在安溪感德镇,现在住在鲤城金山社区,他回忆说,“冬天也只有薄薄的衣服,什么棉袄,根本是不存在的,每人抱一个火炉,还是冷得瑟瑟发抖。”王尚方说,现在孩子们总爱给他买衣服,棉袄羽绒服就有十几件。
如今物资丰富,百姓穿衣有各种各样的选择
“小时候我们的衣服都是妈妈做的。去山上割麻,回来捣碎晒干,织成麻布。”83岁的*美华家住鲤城区义全街,她回忆道,“天气不冷的时候穿着还行,到了冬天不保暖,要去捡有钱人家孩子不要的衣服穿。”现在她也感慨,新衣服都穿不完了,“每个孩子都给我买,还都是买贵的。”
食
曾经发霉地瓜渣充饥如今山珍海味上餐桌
说到小时候的吃,*美华印象最深的是发霉的地瓜渣。“就是人家做地瓜条、地瓜粉剩下的那些渣,当时穷,只能买淋过雨发了霉的那种,加一点地瓜糊煮着吃,这就是主食。去隔壁饭店捡一些被扔掉的鸡肠、鸭肠、虾头,洗一洗加一点豆豉炒着吃,就算很好的配菜了。”*美华说,大米在当时是非常好的食物,过年过节才能偶尔吃上一点。她感叹,现在和过去比起来真的是两个世界,前些年她跟着孩子在外地过年,山珍海味也吃了不少。
上世纪60年代左右,人们在田间插秧
“我现在每天煮粥都会加点红枣、百合、小米,比较养生,以前根本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些东西。”王尚方感慨道,他小时候到姐姐家,姐姐刚生完孩子,还在坐月子就自己下地挖地瓜根吃,“连地瓜叶都没有。”
现在农业机械化、自动化已经成为现实
“现在想吃什么应有尽有,过去总是要饿肚子。”84岁的赵欠水家住鲤城区开元街道刺桐社区,是泉州橡胶厂退休高级工程师。他说,在过去的艰苦年代,吃饭是很多家庭最发愁的事。他回忆说,小时候食物短缺,有一点米就煮稀饭,为了能吃得感觉饱一点,就要多加水,把稀饭煮得稀一些,让自己的肚子被米汤灌饱。
住
从七八个人挤一张床到住进宽敞的自建房
“现在孩子们都自己建了房子,宽敞,装修得漂亮,居住条件好得很。”84岁的杨雪家住丰泽东海街道蟳埔社区,她回忆说,她生了3子4女,当年家里经常七八个人挤一张床,“天气热的时候,孩子们经常去屋顶睡、去门口的石板上睡、去船上睡,冬天冷,就去邻居家和别人挤一挤。”
清末西街一带的破败景象
赵欠水说,小时候农村居住条件简陋,他30岁结婚时,家中没能准备像样的婚房,还是妻子娘家腾一间瓦房给他们结婚用。改革开放后,个体私营经济蓬勃发展,他退休后到多家私营鞋服企业做技术指导,做过职业经理人,也到省外的企业做过顾问,有一定积蓄之后,就把农村旧宅翻建成多平方米的2层小楼。
古城提质、新城集聚,泉州人居环境越来越好
92岁的蔡耀豪现在独自住着一套平方米的房子。“当时整条西街除了东西塔、西鼓楼和教堂外,其他建筑基本只有一层。”他说,近几十年来泉州城市规模一直在扩大,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年轻一辈乘着改革开放之风,奋斗打拼发家致富,他的儿子儿媳事业很成功,如今已经买了别墅。
行
过去不管去哪都靠走现在“海陆空”都坐过
“那时候不管去哪里,都得走路。”王金器回忆,他年结婚,老婆是隔壁镇的,接亲回家走了3个多小时。“现在啥交通工具都坐过,坐飞机去了内蒙古,坐轮船从香港到厦门,坐动车去了温州、深圳……而且儿女们都有车,水泥路也铺到家门口,去哪里都方便得很。”
年,人们从笋江桥上通过
“过去哪有什么交通工具,我14岁到泉州市区谋生,从安溪感德过来,三天两夜全部靠走。我爸爸过世后,我把我妈妈和小弟小妹接到泉州,因为我妈妈裹脚,没办法走路,只能花大钱坐船,从安溪湖头坐到泉州的南门码头要两天。”王尚方回忆说。
发达的路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成为城市靓丽的风景线
“以前我们去晋江、石狮进货,全部是走路,早上四五点拉着板车出门,快中午才到,进了货回来天已经黑了,东西只能第二天再卖。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可以租自行车,一小时几毛钱,也舍不得啊,太贵了。”93岁的*光周感叹,现在出门,近的话骑电动车,远的话坐汽车、飞机、动车都很方便。
“以前的泉州,就是东西两座塔,南北一条街,现在交通便利,城市环境越来越好。”75岁的吴碧霞是鲤城区鲤中街道通*社区居民,在古城生活了一辈子,亲历了这里的发展变迁。“年,我第一次去香港探亲,乘车再转轮渡,要花1天1夜。”吴碧霞说,之后她又去过香港十多次,交通工具不断升级,“如今,广深港高铁香港段通车,从厦门出发去香港,最快4小时就到了。”
医
如果妈妈生在新社会就不会因发烧过世了
*光周虽已93岁,现在依然腿脚利索,精神状态也很好,他的心脏做过搭桥手术、脖子做过手术、眼睛做过白内障手术,还割过阑尾,“全身上上下下好几个地方动过刀,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光周回忆,在年,他的妈妈还很年轻,发高烧后因为没钱,连土医生都请不起,熬了四五天人就没了。他说,那时候有个头疼脑热都不算病,哪里受伤流血了,撕一块布条绑着就完事。“我现在每个月得吃三四百块钱的药,医院跑,医保能报销,自己出的钱不多。国家*策好,医院啊。”*光周感叹,如果妈妈生在这个年代,一定能长命百岁。
上世纪70年代,赤脚医生下田为农民看病
王金器的太孙已经4岁了,他的孙辈有9人,“现在医疗条件好,就说生育,从孕前检查、调养身子到孕期产检再到孩子出生,一切都十分有保障。”
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暖心服务
王尚方的额头上有一道“L”型的疤痕,那是他三四岁时从老房子天井的台阶上摔下来留下的,“血流了很多,我妈摘了一些草捣成糊,糊在伤口上,一两个月才结痂。”他说,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村里没有医生,去镇里请医生非常贵,普通农民根本看不起病,“哪像现在,看病还有医保可以报销。”
学
旧时有钱人才能读书如今孙辈都是大学生
“那时候读书都是有钱人才能享受的事。”*美华回忆说,自己出生在新中国成立前,那个年代养家糊口是最重要的事,穷人家孩子哪里有学上,更别说让女孩子上学。后来,虽然母亲不同意,她还是偷偷去读了夜校,但每天晚上她得煮好饭给妈妈送去,“有时候送饭晚了,被妈妈知道在读书,就挨一顿打。”
上世纪70年代的幼儿运动会
“我妈妈40多岁就去世了,爸爸一个人拉扯我们兄弟姐妹5个人长大,家里的田主要是两个哥哥和我在播种,农活都干不完,大家没有机会读书,大字不识一个。”杨雪说,好在她的孩子都有书读,如今13个孙辈中出了好几个大学生。
优质的教育资源让孩子们乐享校园生活
赵欠水虽然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但在母亲的教导下,他从小学习勤奋刻苦。新中国成立后,生活的转变让他有了更多学习知识的机会。年他参加高考,以优异成绩被福建农林大学(原福建农学院)录取,就读橡胶专业,毕业后参加工作,后来成为泉州橡胶厂的高级工程师。从一个农村小子到高级工程师,赵欠水说,读书拓展了他的视野,也让他的人生更加精彩。
“社会在进步,人们的文化水平一直在提高,一代比一代进步。”王金器感慨地说,虽然他只读过一年初中,但他的2个儿子和3个女儿至少也上完了中学,而现在,他的孙辈基本都读了大学。
(老照片由泉州市档案馆提供)
来源:东南早报
记者:林志安陈玲红许奕梅王柏峰吴嘉晓
通讯员:潘友英
编辑:陈恬曼
审核:江晓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