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晚报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世界遗产版主编齐欣把泉州的遗产地精
TUhjnbcbe - 2022/11/10 21:52:00

人民日报海外版世界遗产版

主编齐欣:

把泉州的遗产地精神

表达给全世界

7月25日,泉州从一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为一座世界遗产城市。7月2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高级编辑、世界遗产版主编齐欣即来到泉州,三天的时间里,他探寻了开元寺、市舶司遗址等遗产点,在晋江深沪湾远眺遗产点万寿塔,采访泉州石雕匠师、文保专家和热爱家乡文化的年轻人,将所见所闻写成《七月的泉州》上、下篇,分别刊发在8月16日和8月23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

此前,

晚报君发布相关报道

近日,当记者连线远在北京的齐欣时,他仍然对七月的泉州念念不忘,“泉州申遗成功为世人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空间。如何呈现世界文化遗产价值阐释下的泉州,需要泉州有足够的智慧和运作力。”

齐欣(左)在江口码头(受访者供图)

从历史文化名城到世界遗产城市

期盼泉州呈现更多色彩

泉州在年被列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长期从事文物保护、文化遗产及相关领域报道的齐欣来过泉州多次,每次来泉州,都以中山路为轴浸入城区深处。

泉州申遗成功后,他再走了一趟中山路,发现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几乎全部重叠成为遗产区一部分。“踏上中山路,我稿件的副标题就有了,那就是‘从历史文化名城到世界遗产城市’。”

东西塔坐落在西街一侧(陈起拓摄)

“遗产价值的阐释和名城价值的阐释是有区别的。”齐欣认为,按文化遗产传播的方法,要更好地阐释泉州作为世界遗产城市的价值,除了看地上,还要看地下,“地下就是遗址,这是在表达历史的真实性。我希望以后泉州能引导更多游客先看地下,再看地上。”为此,他专程去看了位于市井之中的遗产点市舶司遗址。在密密匝匝的民居中,市舶司早已不如当年宏伟壮观,但在古街两侧的商贩叫卖声中,依稀可见当年“市井十洲人”的繁华。

齐欣此次泉州行所住的泉州酒店位于老城区,从酒店窗户往外看,“红砖的颜色”和“古城的限高”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在《七月的泉州(上)》一文中如是描述——“傍晚的泉州最是令人印象深刻,夕阳、高温将遍布古城的红砖建筑色彩渲染得更为浓重。”

他说,每去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他都会看看老城区的限高。“泉州古城的限高做得很好,古城的颜色也很鲜明。”齐欣坦言,以红砖之色作为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的色彩是没问题的,但作为世界遗产城市,泉州的色彩还可有更宽广的选择,比如大海的蓝、唐宋延续下来的花岗岩石建筑的淡灰或加上瓷器的岁月釉彩。

以红砖之色的古城的颜色格外鲜艳(陈英杰摄)

从描述陆地遗产到描述海洋遗产

寄望泉州挖掘遗产地精神

“即使一座城市拥有足够多的遗产数量,也并不天然地就能成为世界遗产城市。真正的世界遗产城市,应该具有相互关联、可阐释的遗产地空间和可见、可感知的遗产地精神。”在与记者的交流中,齐欣多次提到了“遗产地精神”。

他说,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有一个特殊的项目,来自法国的科尔杜昂灯塔。科尔杜昂灯塔为海洋遗产,遗产区面积约是“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31倍,缓冲区面积约是7.5倍。大会上,在短短五分钟的陈述后,这个申遗项目便获得通过。

“泉州描写陆地遗产比较成熟了,未来,要开始描写海洋遗产。”7月,齐欣去了一趟晋江深沪湾。他认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遗产描绘了一个千年前的人类生活空间,但是能“看”到那个泉州并非易事。原本他希望能在深沪湾租一艘船,像航海者那样手搭凉棚远望万寿塔和六胜塔。但当时正值休渔期,渔船都整齐地停放在渔港里,让齐欣颇感遗憾。

惠安崇武古城(陈起拓摄)

他说,下次再来泉州,除了租艘船驶出深沪湾,还想去惠安崇武看看。“如何去描写中国的海岸带、海洋,是个新课题。”齐欣认为,在世界文化遗产价值阐释下的泉州文旅产业不应该局限于22个遗产点,更应该把视野朝向海洋,海洋给世人带来的智慧、坚韧、勇气不亚于陆地遗产。

除了地域空间的扩散,齐欣认为,世界遗产价值阐释里面要求理解遗产地精神、理解文化遗产传播的空间,这个空间是由物质和非物质遗产凝结而成的。“我觉得在所有‘海丝’城市间,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丰富、多元的价值呈现中,泉州会因这些活态的真实,辨识出独特又区别于以往历史文化特征的‘遗产地精神’。”

面对申遗成功带来的全新机遇和挑战,齐欣认为,泉州应进一步看到自己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位置,挖掘独特的遗产地精神,并融入文创产品或城市体验中,让世界各地的游客多停留、反复来。

END

声明:本文为原创稿件,版权归泉州晚报社所有,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泉州晚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来源:泉州晚报

记者:许雅玲

编辑:*婧

审核:江晓媛

1
查看完整版本: 世界遗产版主编齐欣把泉州的遗产地精